《为学》导学案 
  
一、给下列加黑字的注音 ( 10 ) 
不逮人    迄乎成     昏与庸    屏弃     蜀之鄙     
何恃饭钵 惭色       语于富者     僧人   久而不怠          
二、了解下边文言词语的意义或用法:(13) 
1、下边句中加黑的词,有的意义跟现代汉词不同有的读音也不同在括号里加以说明。 
蜀之鄙有二僧(    )  贫者语于富者曰(    ) 子何恃而住(   ) 顾不如蜀鄙之僧(    ) 
  
2、“者”在文言中相当于“的人”、“的东西”、“的事情”等。试解释下边句子中的“者”字。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     ) 富者有惭色(     ) 能者为师(     ) 普通劳动者(     ) 
  
3、“乎”、“矣”、“也”、“焉”、“哉”都是文言中常用的语气词说明加点词所表达的语气A、天下事有难易乎(     )            B、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 
    C、吾数年来欲舟而下,犹未能也(     )  D、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 
    E、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三、解释词语(39)      
1、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             2、屏弃而不用(     ) (      )      
3、岂有常哉(     )                        4、犹未能也(     )  
5、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6、蜀之鄙(   ) 
7、买舟而下(  )                     8、越明年(  ) 
9、贫者语于富者(  )(    )    10、吾资之昏,不逮人也资:      逮:______ 
11、旦旦而学之 旦旦:         学:_____12、. 久而不怠焉久:       怠:________ 
13、 迄乎成 迄:      成:______14、 吾资之聪,倍人也 聪:_______倍:________ 
15、屏弃而不用 屏:____屏弃:_____ 
16、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道:_____ 卒:________传:________ 
17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然则:________ 常:________ 
18吾欲之南海,何如? 之:____ 何如:____19 子何恃而往子:     恃:________. 
20吾一瓶一钵足矣 足:________21、富者有惭色 惭色:________ 
22、. 西蜀之去南海 去:________23、 自败者也 败:________ 
24、 自力者也 力:________25、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____ 
26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学:___ 
  
四、翻译句子(20) 
1、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2、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3、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4、子何恃而往?                      5、 吾一瓶一钵足矣。 
6、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 
7、 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于庸也。 
8、吾资之聪,倍人也                  9. 自力者也 
10、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五、原文填空(18) 
1、文章借蜀鄙之僧的故事告诉我们为学要具备两个条件:    和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二僧的物质条件截然不同。 
3、.二僧对话中,富者两次说“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他只强调,“______________”则不但表明富者计划去南海的时间之长,而且表明他对物质条件的要求之高:“_______________”表明贫者对物质条件的要求之低。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明写贫者的行动,他终于克服艰难险阻,取得了成功:“_________________”表明富者的物质条件准备永无完备之日,“____________________”则暗写富者到底没能去南海。 
5、讲蜀郡二僧的故事,目的是要阐明学习方面的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请用原文回答) 
  
5、《为学》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原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四川人。本文通过的故事,说明了的道理,从而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