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世说新语》两则教案6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7-08-15  | 
 
 
 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分析人物形象,获取情感体验课前准备  
 
【教学安排】两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学习《咏雪》 
 
一、导入:学生课前三分钟朗读描写雪花的句子。 
 
二、诵读、复述、疏通、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 
 
(一)学生诵读,教师点拨优劣。 
 
(二)学生读注释,注意古今异义,了解作者,说出课文的大意。(完成第一和第四题) 
 
1、刘义庆(公元403—公元444),字季伯,汉族,原籍南朝宋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学家,世居京口,南朝宋宗室,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之次子,其叔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刘义庆是刘宋武帝的堂侄,在诸王中颇为出色,十分被看重。 
 
2、《咏雪》译文: 
 
《咏雪》是一则千古佳话,表现了女才子谢道韫杰出的诗歌才华、对事物细致的观察和具有灵活想象力。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们谈论诗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那个女孩)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三)问题导学:(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定) 
1、文章开头一句话,短短十五字,交代了哪些内容?  
 
文章第一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第一句交代了咏雪的背景,短短的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相当多。 
 
东晋的谢氏家族是个赫赫有名的诗礼簪缨之家,为首的是谢太傅即谢安。在这样的家族里,遇到雪天无法外出,才有“讲论文义”的雅兴。召集人兼主讲人自然是谢安,听众是“儿女”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全都说到了。 
2、.“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营造了一种和睦、轻松、快乐、融洽的气氛。 
 
3.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儿女'的古意是:子侄辈的年轻一代;今天的意思是:儿子和女儿的合称,与父母的关系是被生养关系。 
4.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魏晋时极为看重人的出身门第,对于高门大族,特别是王谢两家,最为高贵.谢道韫既是谢家女,又嫁与王家为妻,自然更为高贵。 
5.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 
 
叔父出韵起题,侄子即为唱和,正见其才思敏捷也。平心而论,“撒盐空中”亦不失为一种比方,雪,以其粉白晶莹飘散而下,谢朗就近取譬,用撤盐空中拟之,虽不高明,也差可形容了。 
 
然而,聪颖的妹妹并不迷信兄长的才名。她觉得,以盐拟雪固然不错,但没有形容出雪花六瓣,随风飘舞,纷纷扬扬,无边无际的根本特征。于是,针对兄长的原句,她作了大胆的修正:“未若柳絮因风起。”柳絮,作为春时景物,有似花非花,因风而起,飘忽无根,满天飞舞的特征。 
 
《柳花赋》曾形容:“扬零花而雪飞,或风回而游薄,或雾乱而飙零,野净秽而同降,物均色而齐明。”谢道韫将此来比拟北风吹起漫天飞雪,堪称契合无间。取柳絮可比其形言其大,点明当时的“雪骤”之景,而“因风起”更指出它随风飘舞,漫无边际的自然特点。由此较之,雪花柳絮,可谓是异迹而同趣了。如此再看“撒盐空中”的比方,则未免有局促见肘之诮了。这次联句,遂传为一时佳话,谢道韫从此也赢得了“咏絮才”的美名。后来南朝梁刘孝绰写过一首《对雪诗》,其中有“桂华殊皎皎,柳絮亦霏霏。讵比咸池曲,飘飖千里飞”。也许是受到谢道韫的启发。 
 
6、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教师给予鼓励。对于咏雪的名句,让学生拓展思维。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四)反复诵读课文,争取熟读。 
 
三、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各题中含《咏雪》的题目。2、笔头翻译全文,记住注解中的实词与虚词的意思。3、查找古代儿童智慧故事一到两则。 
 
第二教时:教学《陈太丘与友期行》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课前三分钟:学生介绍古代儿童智慧故事。 
 
二、诵读课文,读出文章大意来。教师点评。 
三、 导入:(先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再逐渐地引入课文) 
   1、“诚信”和“礼貌”是我们在生活中常提及的两个词,是否有同学能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你对它们的认识理解呢? 
   2、总结学生发言,由此导入新课: 
    是的,几千年来“人无信而不立”、童叟无欺的故事不断地熏陶着我们。老祖宗们反复地告诫我们,诚于中必信于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得诚实无妄、信守诺言、言行一致,也就是我们必须讲诚信。 
    当然在为人处世中,我们还得讲礼貌,因为这样更能使自己受到别人的尊重,为自己迎得别人的信任。还记得歌德曾说过的话吗?——“一个人的礼貌是一面照出它的肖像的镜子。”礼貌待人对于个人来讲是一个人内在美的体现,是社会交往的需要。接下来,我们就要学习一篇与“信”“礼”相关的文言文。 
四、口头表达活动: 那么,谁能讲讲这则小故事?(讲故事,不是翻译)(教师进行评价) 
五、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放录音(或师范读)。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师正音,辨形。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3遍,争取读熟。 
4、教师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并纠正阅读中出现的问题。 
六、疏通文意    
1、生译为主,师提示重点词、句。(放幻灯片) 
  期:(古义)约定、(今义)星期。不:现写作“否”,表示不。 
  引:拉。 过:超过。顾:回头看。 委:丢下、抛弃。 
 2、〈1〉、小组成员结合课文注译进行翻译,并把不理解的词句勾画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     
〈2〉、师生共同明确这则短文的重点词句,并识记。 
七、分组讨论   质疑体会 
      师预先准备,与学生的质疑相结合。 
 〈1〉友人未到,陈太丘就独自走了。假如你是陈太丘,你会怎么做? 
    (可以选择陈太丘那样“舍去”,因为友人不守时,也可以选择再等等或打电话问明情况,表现你的态度)。 
 〈2〉哪些言行表现了陈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 
   (当父母问年仅七岁的元方“尊君在下”,元方不是简单的回答“已去”,而是详细地回答“待君久不至,已去”。当友人怒斥其父“非人哉,与人其行,相委而去”时。元方义正严辞地进行驳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这些都表现了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 
 〈3〉“友人渐,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这样做是否失礼,为什么?  (如答失礼,理由可参考:元方批评友人无理,自己更应做到有礼——友人已经认错,又是父亲的朋友,是长辈,即是有错,也应以礼待之。如答不失礼,理由可参考:友人失约在先,是无信;友人骂元方之父,是无礼;对七岁的孩子不应求全责备) 
 〈4〉假如第二天陈太丘与友人见面,请设想一下,他们俩各自能说些什么?(开放性试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做答,言之成理即可) 
   针对上述问题及质疑采用多形式解答:问题1、2由小组内成员自行讨论解答:问题3、4、5、师指导生解答。 
六、美文共赏活动(拓展延伸) 
   下面短文,同出自《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进行比较阅读 
                        荀巨伯探友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速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七、一文一诗活动: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之习乎?——孔子(让学生识记) 
八、小结,比较两篇文章在内容上的异同: 
 
         《咏雪》描写了人物群像,侧重表现了谢道韫的文采。都与孩子有关。《》主要描写了元方,侧重表现了元方的懂礼识仪,聪明刚正。 
 
九、布置作业 
课本剧表演活动:课外小组成员根据《期行》的内容,适当分配角色,自编台词,编排课本剧。(目的:深入体会文章主旨,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 
 
附 板书设计        
陈太丘:与友其行、期日中,过中不至,舍去 (守时) 
 期  友人:过中不至      (无信)     守时  
  行     对子骂父      (无礼)     守信 
 元方:怒斥友人,有理有据 
主题思想:通过陈大丘与友期行的故事,说明了“守时”、“守信”、“有礼”的重要性。 
 
 六、教师小结及作业的布置。 
 
作业:复习记忆注释,完成练习。 
 
板书设计(略,见课件)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 
 | 
 
|  交互区 | 
 
| 
 | 
 
|  站内搜索 | 
 
 
|  栏目推荐 |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 
 
| 
 相关资料
 |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pptx课件(54页)  《世说新语》两则ppt课件(52页)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部编版七年级上《世说新语》两则练习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练习 《世说新语》二则教案7 部编版七年级上《世说新语》两则教案7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品析魏晋人,学做真少年ppt课件 部编版七上语文《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整理 《世说新语·德行》阅读练习及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ppt课件(80页)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ppt课件(33页)含音频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世说新语》两则逐句翻译 《世说新语》两则检测题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ppt课件(31页)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练习及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小测试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练习及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ppt课件(37页) 《柳絮》图片素材(13张) 《世说新语》两则翻译及练习pptx课件 《世说新语》两则考点知识 《世说新语》两则阅读练习及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案 《世说新语》两则预习学案 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上《世说新语》两则教案1 人教版七年级上《〈世说新语〉两则》检测卷 《世说新语》两则(三课时) 给点阳光让学生灿烂---《世说新语两则》教学反思 《世说新语》两则之期行ppt课件(15页)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说课稿 《〈世说新语〉两则》课外小故事ppt课件 《世说新语》读后感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ppt课件(28页)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ppt课件(75页) 《世说新语》之元方ppt课件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ppt课件(45页) 《世说新语》两则同步训练 七年级语文上《世说新语》两则导学案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ppt课件(24页)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ppt课件(67页)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ppt课件(10页) 七年级上《世说新语》两则小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