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亮《忍经》原文及翻译
  | 
 | 
作者:吴亮  上传者:tomacc  日期:16-09-27  | 
 
 
 吴亮的《忍经》 
  
  
忍经  原序   
     
忍乃胸中博宏之器局,为仁者事也,唯宽恕二字能行之。 
颜子云:犯而不校。 
《书》云:由容德乃大。皆忍之谓也。 
韩信忍于胯下,卒受登坛之拜;张良忍于取履,终有封侯之荣。忍之为义,大矣。 
唯其能忍则有涵养定力,触来无竞,事过而化,一以宽恕行之。 
当官以暴怒为戒,居家以谦和自持。暴慢不萌其心,是非不形于人。好善忘势,方便存心,行之纯熟,可日践于无过之地,去圣贤又何远哉! 
苟或不然,任喜怒,分爱憎,捃拾人非,动峻乱色。干以非意者,未必能以理遣;遇于仓卒者,未必不入气胜。不失之褊淡,则失之躁急,自处不暇,何暇治事?将恐众怨丛生,咎莫大焉! 
其视吕蒙正之不问姓名,张公艺九世同居,宁不愧耶? 
愚因暇类集经史语句,名曰《忍经》。凡我同志一寓目间,有能由宽恕而充此忍,由忍而至于仁,岂小补哉!   
 
        大德十年丙午闰月朔 古杭蟾心 吴亮 序     
  
 
  
 
  
 
  
  
 
   《忍经 》正文 
 
《易·损卦》云:“君子以惩忿窒欲。”  
《书》周公戒周王曰:“小人怨汝罟汝,则皇自敬德。”  
又曰:“不啻不敢含怒。” 
又曰:“宽绰其心。”  
成王告君陈曰:“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  
《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昭公元年:“鲁以相忍为国也。”  
哀公二十七年:知伯入南里门,谓赵孟入之。对曰:‘主在此。’知伯曰:‘恶而无勇,何以为子?’对曰:‘以能忍。 ’耻庶无害赵宗乎?”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迎。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左传》:“一惭不忍,而终身惭乎?”  
《论语》:“孔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  
又曰:“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欤?”  
又曰:“君子无所争。”  
又曰:“君子矜而不争。”  
曾子犯而不校。戒子路曰:“齿刚则折,舌柔则存。柔必胜刚,弱必胜强。好斗必伤,好勇必亡。百行之本,忍之为上。”  
《老子》曰:“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  
又曰:“大直若屈,大智若拙,大辩若讷。”  
又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又曰:“天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 
荀子曰:“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蔺相如曰:“两虎共斗,势不俱生。”  
晋王尝云:“人有不及,可以情恕。”  
又曰:“非意相干,可以理谴,终身无喜悒之色。”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