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2022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2-04-18  | 
 
 
 2022 届高三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2022.03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对道德的重视源于儒家,孔子崇尚道德,孔门四科中'德行'科注重弟子道德人格的培养和完善。在他的教育生涯中,诗礼乐作为教育学生的重要内容,被视为达到最高人格境界的途径。如何进行道德修养?《论语•泰伯》中记载∶'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指出了道德修养的三个层面,首先应该先学诗,而后以礼来立身,最后用音乐完善人性。 
礼乐文明的创立者是周公姬旦,'礼乐'是中国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是社会秩序和谐的标志。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礼乐文化无法适应变革时代的社会要求,礼坏乐崩的局面开始出现,如何对待周代的礼乐文明,也是先秦百家争鸣的议题。孔子言'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他崇尚礼乐文明中蕴含的仁爱精神。同时,孔子也崇尚诗,他甚至把诗与礼乐并立,对于道德修养,孔子甚至认为诗的作用在礼乐之上。孔子认为首要的关键是学'诗'。他说'不学《诗》,无以言',他说∶'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孔子将《诗经》这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视为修身养性的教科书。 
从《诗经》已有的篇章记载来看,敬德、爱民、德政、忠孝皆与道德修养有关。'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诗经》中记述了后稷、公刘、文王等圣君明主进德修业的事迹,强调天命降福,修德配命;'乐只君子,民之父母。乐只君子,德音不已',得民 |   |   
 
   
     
         
          | 标题: | 
          山东省枣庄市2022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 
         
         
          | 文件大小: | 
          22K | 
         
         
          | 文件格式: | 
          zip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