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18
  | 
 | 
作者:jqfaoyjs  上传者:jqfaoyjs  日期:21-09-29  |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 
雨果 
(顾冰清) 
学习目标: 
1、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精神。 
2、通过把握过渡句、总结句,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写作的思路。 
3、正确理解文中使用的铺陈、类比及反语的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重点:通过把握过渡句和总结句,理清写作思路,正确理解作者的观点。 
难点:理解并学习铺陈和类比及反语的手法,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 
 
一、初读课文,关注短句 
1)阅读正文1-5段,找出两句过渡句,并说出其作用。 
2)第2段“既然你想了解我的看法,那就请往下读吧……”承接上文巴特勒上尉对雨果的询问,引出下文雨果的作答。 
追问:巴特勒上尉为何要询问雨果?(适时展示雨果资料背景) 
3)第4段“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承接上文圆明园奇迹般的艺术价值,引出下文圆明园消失的缘由。追问:让你想起了什么历史事件?(简单展示历史背景) 
 
小结:在正文1-5段中,我们关注了两句独立成段的过渡句,简要地把握了这封信的基本框架。 
 
二、品味语言,感知态度 
1)第3段中,作者用了哪些富有特色的语言来形容圆明园?(引出铺陈和浪漫主义) 
2)哪些语言可以看出作者对圆明园的珍爱? 
3)第5段中,作者用了哪些富有特色的语言来形容“两个欧洲强盗”?(引出反语) 
4)再次朗读第2和第4段的短句,读出情感态度和力量。(出示圆明园残址和修复图的对比) 
5)除此之外,正文的第1段已经做出了情感态度的铺垫。引导关注反复出现的第二人称,及“打着…的旗号”的说法。 
小结:通过篇幅最长的3和5两段,我们学习了铺陈、类比和反语的手法,沉浸在圆明园的盛况之余,更为下文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感到不齿、愤怒。 
 
三、探究根本,理解作者 
师:6-10段是诸多独立成段的短句群,主要表达方式是议论,还能读出哪些深意? 
明确方向:(适时出示雨果的出身、经历、成就等背景并板书记录) 
1.作为法国人,作者站在法国政府的对立面,批判其侵略行为。 
2.揭露政府行为驱动和裹挟人民,明确了政府的过错。 
3.对他国文明乃至世界艺术的珍视。 
4.对中国人民的深切同情等。 
5.第9-10段是对全文的总结,两句话的立场也略有不同,试对比。 
(明确,9段站在人类和历史的角度批判此次远征,10段则是对巴特勒的回应。)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种阅读的方法——关注独立成段的短句。关注两句过渡句,迅速把握了课文的主题内容;而研读文章主题内容,又帮助我们深刻理解了短句的力量;7-8段的议论性短句,9-10段的总结性短句,也指向了本课的核心问题:雨果的信想表达的观点和他的立场。 |   |   
 
   
     
         
          | 标题: |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18 | 
         
         
          | 文件大小: | 
          13K | 
         
         
          | 文件格式: | 
          zip | 
         
 
          | 作者: | 
          jqfaoyjs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