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论教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读全文,理顺文章的论证思路,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 
2.了解文中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主阅读,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相结合,指导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掌握议论文的学习方法。 
3.理解本文的语言风格,揣摩重要词语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确作者的观点,学会做一个真正有教养和优雅风度的人。 
重点难点 
1.梳理文章,把握文章的论证思路。 
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观点。 
3.理解本文的论证思路、论证方法,理解教养的内涵及教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在与人交往中,“有教养”或“无教养”可谓好坏两个极端的评价;那么,什么样的表现是“有教养”,什么样的表现是“无教养”呢?我们今天一起学习利哈乔夫的《论教养》,会给大家一个明确的答案。 
2.德米特里·利哈乔夫(1906-1999),是20 世前苏联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二、检查预习 
1、基础字词: 
涵养(hán)  扭捏(nie)   尴尬(ɡān)  大发雷霆(tínɡ) 
恪守(kè)   自持(chí)   允诺(nuò)  恕我直言(shù) 
箴言(zhēn)贸然(mào)  汲取(jí)    矫揉造作(jiǎo) 
絮絮叨叨(xù)嚼东西(jiáo) 疲惫不堪(kān) 自吹自擂(léi) 
2.根据下列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彬彬有礼) 
(2)把弯的弄直,把直的弄弯,来制造器物。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矫揉造作) 
(3)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多含贬义)。(附庸风雅) 
(4)形容说话啰唆。( 絮絮叨叨 ) 
(5)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儿也不关心。(漠不关心) 
(6)空有好看的外表。指外表好看、强大,实际上不中用。(徒有其表) 
(7)不听劝告,固执地照自己的意思行事。(一意孤行) 
(8)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自吹自擂) 
三、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朗读指导:抓住议论性的句子,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 
2.小组讨论。 
给课文划分层次,理清作者思路,理解议论文结构的一般特点。 
明确:第一部分(1—2):开门见山,引入论题——良好的教养。 
第二部分(3—12):把有无教养的表现进行对比,指出教养的思想核心是尊重他人。 
第三部分(13—17):剖析优雅风度,指出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 
第四部分(18):总结全文,点明我们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四、再读课文,理解内容和段落之间的关系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把握段落之间的关系,句子的含义,本文的语言风格。] 
1.细读1—2段,思考第1段有什么作用。 
明确:直接引入论题——教养,用递进复句强调,“良好的教养”的养成更主要的是“得之于自身”,为下文的论述张本。 
2.速读3—12段,思考以下问题。 
(1)第3段有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说一说第4段与5—10段之间的关系。 
明确:总说与分说的关系。 
(3)有无教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明确:是否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4)作者列举了有教养的人的哪些具体表现? 
明确:不自吹自擂;珍惜别人的时间;重承诺;稳重随和。 
(5)4—10段先谈“无教养”的例子,11—12段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把有无教养进行对比,是非曲直不言而喻,引人深思,也启迪了人们在生活中应如何做到有教养。 
3.速读13—17段,思考以下问题。 
(1)第13段作者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明确: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扭捏作态。 
(2)作者是如何批驳这一错误观点的? 
明确:作者提出了一个正确的观点: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并对这一态度进行阐述: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并以吃饭和日常生活中的举止为例论述如何关照他人,具有优雅风度。最后得出结论:优雅是重视行为举止的内涵,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这样上述的错误观点就不攻自破了。 
(3)请你结合4—10段,分析“优雅”和“有教养”是怎样的关系。 
明确:二者的本质是相同的,一个是从内心“尊重别人”,一个是“关照的态度”,其实都是“尊重”。教养是优雅的基础,优雅风度是教养的重要表现,一个人处处时时有教养,就会形成优雅的风度。 
4.读第18段,思考:这一段有什么作用? 
明确: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强调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再加上随机应变的智慧就会具有优雅的风度,给人以启迪。 
目标导学三:品味重点句子,理解语言特色 
说一说下面两个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1)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 
(2)有教养的人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无论接触的人年长还是年幼,是社会贤达还是平民百姓。 
明确:(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处方”比喻让人们拥有教养的独特的方法,用语生动形象。 
(2)“一律”和“无论”强调了有教养的人从内心深处尊重别人,对人们的谦让和礼让是无条件的。 
五、小结整合 
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思路清晰,从讨论教养本身,到剖析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又运用了许多格言式的句子,论述充分,引人深思。 
六、学以致用 
1.结合在学校的学习生活,请你举出我们身边的“无教养”的表现。 
2.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一谈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七、板书设计 
论教养 
利哈乔夫 
(1—2)提出问题:“良好的教养”的养成“得之于自身” 
(3—12)分析教养的思想核心是尊重他人 
(13—17)阐述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 
(18)强调优雅风度的获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