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原文,能够用自己的话概括出口技艺人用声响描描摹的几种生活场景。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和前后照应的写法。(重点) 
3、理解和积累文言实词。(重点) 
4、积累古汉语中表示时间的副词,并了解它们的区别。(难点) 
二、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合作探究、练习法。 
三、教学道具:多媒体。 
四、教学课时:3课时。 
五、教学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关于口技 
口技是民间的表演技艺,表演者用口模仿各种声音,使听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民间艺术的宝贵遗产之一。表演者都隐身在布幔或屏风后边(俗称“隔壁戏”),主要运用嘴、舌、喉、鼻等器官发音来模拟各种声音,比如火车声、鸟鸣声等,表演时配合动作,以增强真实感。 
二、作者简介 
林嗣环,字铁崖。福建晋江人。清顺治六年中进士,著有《铁崖文集》、《秋声诗》。 《口技》原是《秋声诗》的序言。《口技》选自《虞初新志》。《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所收多为明末清初访拟传奇故事之作,形式近于搜奇志异。  
三、读准下列字词的音 
虞(  )初新志,屏障(             ),犬吠 (     ),其夫呓 (    )语,夫叱(    )大儿声,夫齁(    )起,中间(     )力拉崩倒之声,曳(    )屋许许(   )声,宾客意少(    )舒,口中呜()声,絮絮(  )不止。 
 
明确:虞(yú)初新志,屏障(píng zhàng),犬吠(fèi),其夫呓  (yì)语,夫叱(chì)大儿声,夫齁(hōu)起,中间(jiàn)力拉崩倒之声,曳(yè)屋许许(hǔ)声,宾客意少(shāo)舒,口中呜(wū)声,絮絮(xù)不止。 
四、生根据注释试翻译课文,师点拨 
1、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 
京城里有一个善于表演口技的人。一天,正好碰上有一家人大摆酒席请客, 
于     厅事   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在客厅的东北角上安放了一个八尺宽的帷幕, 
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 
这位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帷幕中,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 
 
点拨: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者:……的人。会:适逢,正赶上(课文注释)。宴:名词用作动词,举行宴会。于:在。厅事:大厅,客厅(课文注释)。之:的。施:摆放,布置(课文注释)。一桌、一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