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题库 >>文言文阅读 >>
《小石潭记》《口技》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9-06-22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1)两文的作者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人名)。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________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译文:________
②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译文:________
 
(4)与“于厅事之东北角”中“于”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
A.能谤讥于市朝
B.相与步于中庭
C.所欲有甚于生者
D.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5)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甲】文第二段的主要内容。
 
(6)【甲】文为了表现口技者技艺之善,【乙】文为了表现潭水之清,都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答案:
9.
【答案】
林嗣环,柳宗元
打哈欠,伸懒腰,大约
同时都响了起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惟妙惟肖。,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C
写表演一家人深夜被犬吠惊醒的情形,以及宾客对口技表演的由衷赞叹。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解析】
参考译文:
【甲】京城中有个擅长表演口技的人,正赶上有家人大摆酒席请客,在大厅的东北角,安放了八尺宽的屏风,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屏风中,里面只有一张桌子,一张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客人们围绕而坐,过了一会,只听到屏风中醒木一拍,全场静悄悄的,没有人敢大声说话。
听到远远的巷子里一阵狗叫声,随即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着哈欠,伸着懒腰,她丈夫说着梦话。紧接着小孩子醒了,大声哭着。丈夫也被吵醒。妇人拍着孩子,给他喂奶,孩子口里含着乳头啼哭,妇人一面拍着孩子,一面呜呜地哼唱着哄他睡觉。又一个大孩子也醒了,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这时候,妇人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口中呜呜哼唱的声音,小孩子含着乳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子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都响了起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惟妙惟肖。满座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斜着眼睛,微微笑着,默默赞叹,认为奇妙极了。
【乙】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解答】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需要学生在学习中准确记忆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甲文作者是林嗣环;乙文作者柳宗元。
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①句意为:随即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着哈欠,伸着懒腰。欠伸,打哈欠,伸懒腰。
②句意为: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
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①中重点词语有:一时,同一时候;齐发,一齐发出; 毕,全、都;备,具备;句意为:同时都响了起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惟妙惟肖。
②中重点词语有:伐,砍;尤,尤其,格外;句意为: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本题考查了文言虚词“于”的辨析。要求掌握“于”的各种用法,并结合具体语境辨析即可。“于厅事之东北角”中的“于”是“于”是“在”的意思;
ABD.介词,在;
C.比;
故选:C。
本题考查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甲】第二段写表演一家人深夜被犬吠惊醒的情形,以及宾客对口技表演的由衷赞叹。口技表演由远远听到从深巷中传来的犬吠声开始。然后以一个四口之家作为想像中的“舞台”,使听众的注意力由外景转入内景。先写“妇人惊觉欠伸”,听到犬吠声而醒来,这就拉开了一家人深夜被惊醒的帷幕。再写“其夫呓语”,画面逐渐清晰。又由于“欠伸”“呓语”惊动了幼儿,幼儿“大啼”。至此帷幕大开,相继出现许多声响:丈夫被吵醒,大儿也被吵醒,于是“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打破深夜的静谧,使口技表演达到第一个高潮。
本题考查写作手法,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甲】第二段写表演一家人深夜被犬吠惊醒的情形,以及宾客对口技表演的由衷赞叹。里面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乙】文为了表现潭水之清,正面描写“水尤清冽”,借“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侧面写水清澈。两文都使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答案:(1)林嗣环,柳宗元(2)①打哈欠,伸懒腰 ②大约(3)①同时都响了起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惟妙惟肖。
②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4)C(5)写表演一家人深夜被犬吠惊醒的情形,以及宾客对口技表演的由衷赞叹。(6)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卢重斋遗事》《送徐子春往四川》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题)
《虽有嘉肴》《秦观劝学》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潮阳区中考二模)
《与袁六休》《与汤义仍书》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题)
《出师表》《容斋随笔·诸葛公》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题)
《桃花源记》《道德经》阅读练习及答案
《出师表》《容斋随笔》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河南省中考题)
《愚公移山》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
《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二模)
《陋室铭》《项脊轩志》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冥有鱼》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济南市长清区中考二模)
《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天津市中考和平三模)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考二模)
《送东阳马生序》《愚公移山》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丰台区中考二模)
《富贵不能淫》《孟子·离娄上》阅读练习及答案
《愚公移山》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
《出师表》《去私》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桃花源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大兴区中考二模)
《小石潭记》《开先寺至黄岩寺观瀑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桃花源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
《邹忌讽齐王纳谏》《古文观止·阴饴甥对秦伯》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二模)
《陋室铭》《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西城区中考二模)
《鱼我所欲也》《文天祥千秋祭》 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佛山市禅城区中考一模)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广州市黄浦区中考)
《出师表》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广州市天河区中考一模)
《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广州市中考一模)
《邹忌讽齐王纳谏》《苏世长讽谏》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惠州市惠城区中考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北冥有鱼》《逍遥游》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诫子书》《伤仲永》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揭阳市中考一模)
《爱莲说》《秋声赋》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茂名市茂南区中考一模)
《答谢中书书》《游庐山日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题)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