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说课稿3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3-12-17  | 
 
 
 《春江花月夜》说课稿 蚌埠九中 陈俊安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春江花月夜》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模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赏析示例课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在高中学生古诗文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并深化古诗文的学习,引导学生积累并掌握古诗文鉴赏的方法。     第二单元的鉴赏方法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重在把握意象,发挥审美想象,体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春江花月夜》是本单元赏析示例课文,学好本课将为学习本单元“自主赏析”和“推荐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文内容分析     《春江花月夜》突破了乐府旧题单纯写春情闺怨的局限,以旧题发新思,用不同凡响的艺术构思,将诗情、画意、哲理水乳交融为空灵邈远、令人心醉神迷的意境。这首诗韵律和谐,意境纯美,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3.教学目标     (1)说课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诗歌散文选修的课程目标: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2)三维目标      知识和能:引导学生品味诗歌语言,赏析诗歌中的美景、哲理和离情。     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以诵读为基础,通过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景、理、情水乳交融的意境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提高审美情趣。 4.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品味诗歌语言,赏析诗歌中的美景、哲理和离情。 (2)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以诵读为基础,通过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景、理、情水乳交融的意境美。   5.课时安排 二.说教法     情境设置法——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如悠扬的音乐、诗意的课件、优美的教学语言等),为学生营造诗歌意境,这既能让课堂氛围生动,还能引领学生尽快进入诗歌意境;    提问法——教师巧妙设疑,问题设置具有台阶性,让学生逐步达到学习目的; 点拨法——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进行点化,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对问题的探究。 三.说学法     美读法——诵读是诗歌学习的首要方法。诗是文字的音乐,有韵律节奏,有内在的音乐美,诵读的过程就是感知诗篇、体验诗情的过程。     联想和想象——诗歌是凝练的,具有画面美的特点。所以鉴赏诗歌需要展开想象和联想。学生在审美想象过程中,可以借助已有的生活体会和审美经验与诗人取得共鸣,也可通过联想进入诗人描绘的、自己却从未经历过的境界中获得新奇的审美体验。     讨论法——课堂讨论重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让学生在讨论中思考、在讨论中提高。 四.说教学过程     (一)设计依据: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设计理念:美文要美教。本设计将教学的视点放在一个“美”字上,用“美”来构建教学过程。   (二) 导语设计     1.江畔送客归来,月色正明。小径如游动的梭,牵着花魂,织着花梦。春夜的小风,撩起江面上雾的轻纱,送来涛的鼾声和浪的絮语……我不由得止步伫立,心头腾起一首诗,和着丝竹的缥缈清音,迷离着仙袂成举的缤纷与婀娜。啊,张若虚,这就是你的《春江花月夜》!     2.古今评价     《春江花月夜》一诗“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三)合作探究:《春江花月夜》美在何处?     1.初读感知诗歌意境美。     2.再读把握诗歌内容。月共潮生——春江月夜(景)孤月轮空——人生思考(理)楼月徘徊——思妇相思(情)落月西斜——游子离愁(情)     3.三读品味月之美。    (1) 赏析月之美景  置身诗境——脑海作画 第一步:粗笔勾勒景物 第二步:给景物着上色彩 第三步:让画面动起来 第四步:细节亮化    (2)感悟月之哲理 “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    (曹植《送应氏》) “人生若晨露,天地邈悠悠。”    (阮籍《咏怀》)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前赤壁赋》)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学生讨论并比较张若虚的宇宙人生哲理与曹植、阮籍等人的有什么不同?     张若虚为什么“哀而不伤”?从诗人所处的时代看,初唐后期,朝廷借统一之雄风,南战北伐,东征西讨,培养了一种昂扬向上,意气风发的民族心态。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弥漫在初唐、盛唐的文人士大夫群体中,生命的永恒价值就植根于当下的现实生活。积极入世,以天下为己任,这本来就是文人士大夫“学而优”的初衷。然而时光荏苒功名未就,面对滔滔江水,皎皎孤月,诗人的宇宙意识中浮现了大唐的时代风貌。诗人哀而不伤,有所解脱——个体生命的短暂须臾融入到群体生命的连绵不绝。     (3)品味月之离情  思妇相思:楼月徘徊、妆镜台、卷、拂、鱼龙、鸿雁 游子离愁:落花、江水、残月、海雾、江树   (四)读课堂小结 。     总结方法: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回答问题:《春江花月夜》美在何处?美在诗歌和谐婉转的韵律,美在春江月夜迷人的景色,美在思想深邃的哲理,美在缠绵浓郁的离情,更美在景、理、情水乳交融的意境!   (五)作业设计     比较阅读:     《春江花月夜》和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可从意象、意境、题材、主题等方面任选一个方面进行探究。      五.板书设计 
  
楼月徘徊     理    孤月轮空 
情           美           景 
 落月西斜            月共潮生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