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新城道中》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姜夔及其词作, 掌握本词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写法, 鉴赏本词用典的技法 
2、了解《新城道中》的表达技巧,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同上 
学习时数:一课时 
学习内容和过程: 
一、.预习学案: 
1、 苏轼:字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_,眉山 (今四川眉山县) 人。是北宋时诗坛成就卓越的大家。苏轼诗中数量最多,对后人影响也最大的是抒发人生感慨和歌咏自然景物的诗篇。如《念奴娇 赤壁怀古》、《题西林壁》。 
2、姜夔,南宋词人、诗人。字尧章。人称__________________。饶州鄱阳(今属江西)人。今存词八十多首,多为记游、咏物和抒写个人身世、离别相思之作,偶然也流露出对于时事的感慨。其词情意真挚,格律严密,语言华美,风格清幽冷隽,有以瘦硬清刚之笔调矫婉约词媚无力之意。代表作《暗香》、《疏影》、《扬州慢》。著有《白石道人诗集》、集中存诗180余首,词80多首。 
二、赏析学案: 
1、在小序中可以看出作者为何写这首词,以及写本词的目的,即抒发“黍离之悲”。(找出有关词句)说说作者是如何抒发自己的“黍离之悲”的?  
 
  
 
  
2、本词着重用了虚实相生的写作技巧,请具体分析。 
  
  
 
  
  
三.演练学案 
阅读《新城道中》回答下列问题 
1.首联“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从整体来看起到什么作用? 
   
  
  
 2.尾联“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又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