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丽莎的魅力》教学设计5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2-07-23  | 
 
 
 《蒙娜丽莎的魅力》教学设计 
 
青岛十五中  李冰芳 
 
一、导语 
 
生活中,一首美妙的乐曲,当令人回味无穷;一幅杰出的画作,会让人百看不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本介绍的是有关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让我们跟随作者傅雷先生,一起来感受蒙娜丽莎的魅力。 
 
课件展示(题目、蒙娜丽莎画像) 
 
师:我们首先来观看一下蒙娜丽莎画像。请大家注意画像中的一处细节,与课本46页对照一下。蒙娜丽莎的手指是修长的,课本因为印刷的原因,看上去显得有些臃肿。 
 
  
 
二、作家、作品简介 
 
师:关于画像的作者达·芬奇,(课本43页注释1有介绍)哪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 
 
课件展示(达 芬奇自画像)从这幅素描像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位深思睿智的老者形象。 
 
关于作者傅雷,我们来看看他的生平简介。 
 
课件展示,找一名学生读一遍。 
 
  
 
三、阅读文本,初步感知文本内容(课件展示此句) 
 
学生默读文本,要求: 
 
1   学生自主找出文本中不明确读音的字词 
 
2   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   反馈交流。 
 
 1  学生个别发言后,师课件展示(易读错的字音 )要求全班齐读一遍。 
 
    妩媚(mèi)虔敬(qiánjìng)歌伶(líng)给予(jǐyǔ)融洽(qià)相契(qì) 
 
    轮廓(kuò)棱角(léng)瞳子(tóng)肖像(xiào)颤动(chàn)摒弃(bìng) 
 
    怅惘(chàngwǎng)衣褶(zhě) 
 
2. 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3):简介这幅画作名字的由来和它的传奇故事。 
 
    第二部分(4-13):重点探讨这幅名画的艺术成就,也就是“蒙娜丽莎微笑之谜” 
 
    第三部分(14-20):分析这幅画作严谨的构图以及艺术技巧。 
 
    第四部分(21):赞美达·芬奇超绝的绘画艺术与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 
 
        文本首先简介这幅画作名字的由来和它的传奇故事,接着重点探讨了这幅名画的艺术成就,也就是“蒙娜丽莎微笑之谜”。“这消魂的魔力,这神秘的爱娇,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作者凭借自己深厚的音乐艺术修养,从“音乐的摄魂制魄的力量”来源于那种“恍惚不定的音符”,推测这幅画作摄人心魄的原因,就在于“蒙娜丽莎微笑”的“莫测高深的神秘”。“因为它能给予我们以最飘渺、最恍惚、最捉摸不定的境界”。之后,作者又分析了这幅画作严谨的构图以及艺术技巧。 
 
  
 
四.品读文本,充分感受蒙娜丽莎的艺术魅力(课件展示此句) 
 
师:用一个词概括蒙娜丽莎的艺术魅力 
 
“神秘” 
作为一名欣赏者,作者认为这神秘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课件展示此句) 
 
学生思考回答,应该会找出第九段段首句。教师顺势提醒学生仔细阅读九、十两段。 
 
此处可以安排学生朗读文本第九段,提醒学生注意疑问句语调的上扬。 
 
(一)引人产生一系列疑问(引人生“疑”) 
 
        微笑的有无 
 
微笑的意义(温婉、感伤、快乐、童真) 
 
(二)对象的表情和含义随个人的情绪转移(“貌”随情移) 
 
欣赏者悲哀——微笑成感伤 
 
欣赏者快乐——笑容在扩大 
 
  
 
小结:这种神秘感所带来的艺术效果,文章用一句话作了概括,即“它能给予我们以最飘渺、最恍惚、最捉摸不定的境界”。如果再要求用一个字来表示这种境界,那就是“虚”。 
 
  
 
艺术的生命在于“虚”,在于意境。(课件展示此句)它不仅体现在绘画作品中。下面请大家通过图片来欣赏一尊雕像。(课件展示) 
 
  师:蒙的魅力来源于微笑的神秘,那么维纳斯的魅力体现在哪里? 
 
  学生活动:同位交流讨论。 
 
  师:请大家谈谈自己的魅力感受。 
 
  学生发言。 
 
  师:日本作家清冈卓行在他的随笔《米洛斯的维纳斯》中,写过这样一段话来阐述自己对维纳斯的美的感受。(课件展示) 
 
  “可以说,她是一个美的典型。无论是她的秀颜,还是从她那丰腴的前胸延向腹部的曲线,或是她的脊背,无处不洋溢着匀称的魅力,使人百看不厌。而且,和这些部分相比较,人们会突然觉察到,那失去了的双臂正浓浓地散发着一种难以准确描绘的神秘气氛,或者可以说,正深深地孕育着具有多种多样可能性的生命之梦。” 
 
  师:这种神秘气氛使人产生无尽的想象,暗示着可能存在的无数双秀美的玉臂。(课件展示)“虚”中包含着不尽的梦幻! 
应该说,维纳斯雕像在失去双臂后产生的巨大魅力是创作者始料未及的,这是一个偶然的结局。但是,油画蒙娜丽莎的魅力却是达·芬奇苦心经营的结果。请大家看文本14段到结尾部分。 
 
师:从绘画艺术的角度出发,作者认为人物肖像中的哪几处细节特征体现了蒙的神秘魅力?(课件展示此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具体内容。 
 
(1)神秘的微笑:  
 
口唇的皱痕   脸部的轮廓   扁长的眼睛、全无光彩的瞳子   不十分规则线条的下巴 
 
(2)头发、手是神秘气息的遥远的余波 
 
(3)似烟似雾的青绿色风景如梦幻般,是神秘气息的衬托。 
 
  
 
五.教师小结本课主要内容: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我们不难发现,傅雷先生在这篇文章中,是从两个不同的层面引领读者来感受蒙娜丽莎的艺术魅力的。首先是以普通欣赏者的身份,从个人主观感受出发,诠释蒙娜丽莎微笑的神秘之所在,以及由此产生的迷人魅力。然后又以专业欣赏者的身份,从研究绘画艺术的角度出发,全方位地分析这幅画作严谨的构图及技巧,使读者认识到蒙娜丽莎的魅力之源。 
 
就这样,作者引导我们走进了艺术欣赏的大门,使我们对艺术品的感受从感性层面逐步上升到理性的层面。 
 
此处有课件展示 
 
六.布置作业(课件展示) 
 
我国古代艺术素有重虚的传统,绘画多留有空白,诱人联想,讲究“画在有笔墨处,画之妙在无笔墨处”(戴熙《习苦斋画絮》)。 
 
欣赏图片“齐白石的虾”,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