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学年高三第一学期语文备课组计划(浙江) 
 
一.指导思想 
以2011年《考试大纲》及《2011年浙江省考试说明》为依据,以能力培养为目标,致力于加强高三复习的计划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为中心,严格依据计划抓基础、抓重点、抓落实;以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语文成绩为目标,做到“有的放矢,扎实复习,突出重点,讲究实效”。 
二.教学资料 
1.《高考密码》。 
2.自主编订的导学案。 
3.最新浙江、江苏、山东等地新课标模拟试题及其他资料。 
三.教学原则与理念 
1.强调精讲,从抓时间到比效率。 
深入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寻找命题规律与考试热点。做到整个复习过程能方向明确,重点突出,抓住关键,同时应深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实际,结合学生的实际来确定教学要求,也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功能。 
2.强调精选,从重视多练到立足精练。 
在多练的基础上力求精练,认真筛选习题,在“精”、“巧”字上下功夫,加强针对性、典型性和新颖性。做到多中求少,少中求优,避免面面俱到,机械重复,盲目拔高。 
3.强调诊断,从暴露问题到解决问题。 
坚持“以学定教,教随学定”理念,充分利用好导学案,在充分暴露学生的问题与不足的情况下进行教学设计;在专题训练与试题评讲的过程要始终突出评讲的诊断、梳理、提升功能,要做到心中有学生有学情。 
4.突出三基的训练与培养。 
基础知识务必夯实到位、解题技巧训练要精要明晰进而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同时要让学生明确语文决不仅仅是识记,目前的高考语文尤其重视对学生的思维的考查,注重对学生纵向与横向的深入与拓展的考查,因此要着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常抓不懈。 
5.突出作文训练,坚持“两大两小”。 
由于本届高三很多学生的作文基本上还没有入格,立意肤浅,病句连篇,写作水平很差。本学期务必重视作文的训练,主抓议论文与记叙文的训练,按照由面的把握到点的分析再回到整体训练的思路和要求,坚持以导学案这一平台为载体,扎实认真有效的进行作文的训练。 
6.突出集体研究,向备课要质量。 
①教研活动备课组活动时进行集体研讨,平时看情况组织研讨。 
②认真做好导学案的编写、审核和习题的检筛工作。 
四.教学进度及内容 
1.关于早自修安排 
暑假:部分字音、字形。 
9月:名句(立足书本和考纲)。 
10月:名句、字形。 
11月到会考:集中精力熟读必修一到必修五的古文篇目。 
要求:背诵名句;熟读文章;掌握120个实词,梳理落实18个虚词;掌握重要的文言句式。 
会考后到一检:巩固字音、字形、名句。 
2.专题复习 
暑期:字音、字形、熟语、语病、小说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作文片断训练各两课时。 
9月:语用、语病、字音、字形。 
10月:诗歌鉴赏、熟语训练、散文阅读。 
11月:必修一、二、三文言文复习,文言文虚词、断句,论述类文章的阅读。 
12月:必修四、五文言文复习,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综合训练,会考试卷训练。 
1月:会考复习、小说阅读训练、一模综合复习。 
3.作文训练 
期中考试之前,立足议论文训练。 
9月:单一、多则材料的审题,议论文的文体要求,议论文思路的展开训练。 
10月:论据的使用,议论文开头、结尾训练。 
期中考试之后到一检,进行记叙文训练。                                          
11月:记叙文的文体要求、记叙文的叙述方式。 
12月:记叙文的细节渲染、记叙文的景物点染串联。 
1月:记叙文的画龙点睛。 
4.套题训练 
每月2套试题,其中一次为月考,一次自己印试卷,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 
说明:①四线并进,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深入,有些要环环相扣方能有效。 
     ②晚自修与双修天补课作为补充。 
五.导学案编写要求 
1.严格执行模板规定的环节,只可适当增加,不能减少,编写导学案务必精选试题、认真校对,有自己的思考。 
2.编写任务商议决定,编号到时通知。 
3.命名:学科+年级+“上”+“2011010**”(注:**为导学案编号。) 
4.排版要求:5号字,A4,行距18左右,宋体,左右边距要合理。 
5.按时上传FTP/语文组/2012高三语文。 
六.高三备课组开课计划 
(略) 
七.教研活动话题 
1.如何落实课后的辅导方式,提高有效性。 
2.寻找高三导学案和教辅书的契合点。 
八.未尽事宜到时另行商议与通知 
                                                                        高三语文备课组 
                                                                         2011/08/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