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修辞手法知识梳理
  | 
 | 
作者:zzh398  上传者:admin  日期:11-04-14  | 
 
 
 作者EMAIL:ldz@sohu.com 
 
 
常用修辞手法知识梳理 
一.附录:熟悉考纲规定掌握的八种修辞方法 
2010年的《考试大纲》限定考查八种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正确运用的前提是准确理解和掌握这八种修辞方法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是《考试大纲》在“修辞”方面的要求。对这一要求应分两点理解:其一,“常见的修辞方法”,重在“常见”,《考试大纲》明确规定了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而对其他的修辞方法,如反语、双关、通感、移用等,则不作要求,因此复习时要紧扣《考试大纲》,不要超出范围浪费精力。其二,“正确运用”表明高考对考生要求的是“正确运用”的能力,而不要辨识修辞手法,解释其作用。根据以上两点要求,复习时要把重点放在正确运用常见的八种修辞方法上,而不要放在辨识修辞方法上。 
二、命题趋势 
近五年来全国高考试卷中没有单纯的辨析辞格或比较异同、判别作用、评价优劣的题型,而是常常在一定的语境中将修辞与句式融合在一起,按照特定的例句与句式仿造句子。并且,在一道题中,也可能不只是单纯的某一种辞格,而是比喻、比拟、借代等侧重内容的辞格与对偶、排比等侧重形式的辞格的套用。 
三.准确理解和掌握这八种修辞方法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1比喻 
(1)比喻的特点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2)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①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两者缺一不可。 
以下列几种情况,虽有比喻词,但不是比喻: 
a就说那棵野葱吧,香气和家葱一样,味道却像刚结出的李子。(作比较) 
 b 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表猜测) 
c  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表想象) 
 |   |   
 
   
     
         
          | 标题: | 
          常用修辞手法知识梳理 | 
         
         
          | 文件大小: | 
          12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zzh398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