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教学参考 >>
《山中访友》课后解读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10-20



《山中访友》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本单元课文都是抒情类的,基本上都是名家名篇,内容健康高尚,风格清新优美,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中山访友》是新选的课文,内容风格均适合学生接受。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一是领略课文的诗化意境,感受作者的审美情感。二是品味课文的优美语言,积累诗文语句。根据单元教学重点结合课文《中山访友》设立本课的教学思路是“读——感——悟”,读是重点,感是难点,悟是落脚点。从教法看,本课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贯穿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1 注重创设情境,在钢筋水泥房里感受大自然,不免有些遗憾,但大量的自然风光图景弥补了不足,再加上音乐的效果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大自然。 

2 指导学生理解什么是“美读”。带着美好的情怀,用优美的情调,抑扬顿挫地诵读课文,反复朗读,直至成诵。指导朗读应该是本文的学习重点。 

3 引导学生体验课文情境,激发情感,发挥联想和想像,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能说出自己的体验,“你最喜欢课文中描绘的哪幅画面,为什么?” 

4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引导学生从题目、内容、语言等多方面提出问题,提问应求有广度,有深度。如学生提出“题目”“中山访友”能否改该为“山中观景”为什么?本课与《绿》在语言上有何异同,引导学生提问既从纵向联系,又要注意横向比较。这是学习本文的难点。 

5 合作探究释疑,小组讨论,使他们有机会进行互相切磋,共同提高,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6 注重能力的拓展。通过设计仿写、扩写练习,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真谛,落实本文的学习目标。  
  
评论(13)┆引用┆阅读(89)┆圈子┆打印┆有奖举报  
  
  

文章评论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匿名] 乖乖猫  

2006-10-27 20:26:00  
我觉得这次作课挺成功的.同学们准备的都很充分.尤其是蓝图,她把自备的历史故事脱稿讲给大家听,还很熟练.李老师准备的竞赛题都很有代表性,同学们的发言也十分精彩.在朗诵比赛中,周国艳的表现十分出色,语速适当,声音洪亮,并获得了最高分. 
不足:1.有的同学发言声音太小. 
2.主持人准备得不充分. 
建议:改善不足即可.  
  

  
   
[匿名] 涛涛江水向北流  

2006-10-27 20:36:42  
我觉得此次作课反映了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先进的教学设施,让同学们更容易理解大意.课上的竞赛是本课的一大亮点!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课堂气氛更活跃,更有时代气息!朗诵是一大高潮,尤其是周国艳同学,诗的节奏感,语气,甚至对诗的理解,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不足:1.发言同学声音不够洪亮.  
2.主持人应脱稿. 
3.组的代表权利不明确. 
建议: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回更完美! 
加油!!!!!!!!!!!!!!!!!!!!!!!!!!!!!!!!!!!!!!!!!!!  
  

  
   
[匿名] 文静  

2006-10-28 16:31:44  
听了二中老师的《山中访友》感触颇多。这一节课由贾岛的诗引入,本节课一开始就形成了师生共背的场面。 
我是一名新教师,去年刚刚步入讲台,在学校做的第一节公开课就是《山中访友》这节课对于我来说意义非凡,并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重温这节课,和自己那稚嫩不成熟的课相比,真是收益菲浅。 
这一节课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以“读”来始终贯穿整堂课。一开始就是找学生“读课文”,以连读的方式,然后学生进行自己评价。接着是浏览课文,“找朋友”。然后是听录音朗读,此时抑扬顿挫的朗读配上优美的音乐,真是让所有读者和听者都仿佛身临其境了。下面一个环节是“且观且听,寻体验”。配上多媒体展示的图片,学生在听与看的同时,体验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乐趣。  
接着是学生自己读,找出自己喜欢的朋友来,在此环节中学生们对课文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然后是学生大声朗读出来,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说出原因,这里已经在研读课文了。最后老师范读,使大家再次沉浸在大自然那种和谐之美中。 
这节课以读带学,用读导学,贯穿了新课改的理念,应该说是相当成功的。 
  
  

  
   
[匿名] nini  

2006-10-31 13:44:22  
我认为这次语文作客的讲课方式很好。这节课的感觉完全不同:平时老师带领着我们读一遍课文,然后在讲一讲课文;但这节课却是丰富多彩的。这节课增加了一些硬件设施,同学之间激烈的讨论,还有图画和配乐朗诵。。。。。。我很喜欢这节课的讲课方式。  
  

  
   
[匿名] 台北  

2006-10-31 13:57:34  
我觉得这种讲课的方法十分新颖,老师用课件更好的为我们讲解《山中访友》这一课。这样的授课方式更容易接受。老师通过声音,图像等多种方式令我们领略了作者笔下大自然的美。希望以后这样的课越来越多。  
  

  
   
[匿名] 洁梦儿  

2006-10-31 14:05:35  
我认为这种授课方式很好。在小学时我们只是机械的背默一些笔记。升入初中后,有了新课改,使我们发挥想像的空间。不再是老师干干的讲课。学习环境也很放松。  
  

  
   
[匿名] 高大的树林  

2006-10-31 14:15:25  
这节课上的非常好。只要把自己的感情投入其中,与作者产生共鸣。文章内容也就自然而然的明确了。随着音乐的流动,新赏着富有磁性的声音,再看着那几幅画面,让我感到了一种很美的意境。增强了我们的信心,我们在开心中学到了知识。  
  

  
   
[匿名] 大米  

2006-10-31 14:21:12  
10月27日。那真是一节难忘的语文课。苗老师用电脑做了许多精美的课件。丰富的画面,优美的音乐,激情的美读,使我们深深地陶醉在其中。我很喜欢这种授课方式,在轻松中理解文章。  
  

  
   
[匿名] 逍遥剑客  

2006-10-31 14:28:33  
我觉得这种授课方式非常好,通过电脑程序来体现课文的生动性。通过图片声音等各种渠道来丰富我们的思维。同学们一个个积极思考,他们清脆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令人回味无穷。 
好棒呀!  
  

  
   
[匿名] 锐利  

2006-10-31 14:31:12  
我觉得这次作课非常好.同学们准备的都很充分,但很真实.尤其是苗老师,她把自备的历史故事脱稿讲给大家听,还很熟练.苗老师准备的竞赛题都很有代表性,同学们的发言也十分精彩.  
  

  
   
[匿名] 爱民  

2006-10-31 19:46:18  
我感觉这次做课非常好,使我们能很快地投入到课文中去  
  

  
   
[匿名] 朗  

2006-10-31 19:51:16  
我觉得这种授课方式非常好优美的音乐,激情的美读,使我们深深地陶醉在其中我很喜欢这节课的讲课方式  
  

  
   
[匿名] 雨夜  

2006-11-01 16:52:21  
苗老师的这节公开课作为新课改的一次尝试应该说是成功的。这节课正如她自己在解读中所说,用“读-感-悟”贯穿始终,突出了“读”这个重点,基本解决了“感”这个难点,落实了“悟”这个落脚点。整个课程的设计比较合理,课程容量较大,学生的活动较多,一部分学生的表现也比较突出,一个刚刚上了两个月的七年级的新生,能达到这种水平应属非常不容易。特别是带画面的朗读课文,把学生带进了一个优美的环境中,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体验。而且同学们在体验中感受了文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达到共鸣,正是新课程所要求的“三维”标准。 
我感到不足之处有两点:一.在总体设计上是否有“求全”之感,在追求完美的同时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开掘得不够深刻,作者的主旨在于表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二.师生的交流似乎有点生硬,“做课”的“做”的痕迹较为明显。是否恰当,仅供参考。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山中访友》阅读练习及答案
《山中访友》ppt课件(7页)
六年级上《山中访友》ppt课件(31页)
《山中访友》《溪水》教案1
人教版六年级上《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山中访友》赏析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13
《山中访友》ppt课件(20页)
《山中访友》《山雨》学案
《山中访友》教案(获奖)
《山中访友》ppt课件(29页)
《山中访友》ppt课件(39页)
《山中访友》flash动画素材
《山中访友》ppt课件(37页)
《山中访友》教案11
《山中访友》ppt课件11
《山中访友》ppt课件10
作文:山中访友
《山中访友》课后题及答案
《山中访友》ppt课件9
《山中访友》仿写优秀语段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2篇)
《山中访友》学案设计
《山中访友》词句解析
李汉荣《山中访友》课文阅读
《山中访友》同步练习3
《山中访友》同步练习2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五首》《山中访友》《秋天》教案及练习
人教版《山中访友》《秋天》教案及练习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10
《山中访友》朗诵稿
《山中访友》公开课教案
《山中访友》教案8
一次美的旅行─《山中访友》教学案例
《山中访友》说课设计
《山中访友》教案7
《山中访友》教案6
《山中访友》说课稿(2)
《山中访友》课堂教学实录2
李汉荣《山中访友》rm音频课文朗读
《山中访友》ppt课件8
《山中访友》同步练习
《山中访友》ppt课件7
《山中访友》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
《山中访友》评估测试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