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其四)》教案6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2-03-26  |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  
 
3、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理解诗中渲染愁绪的用意。  
 
4、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珍惜人尽其才的大好时代,提高自身在逆境的个人修养 
 
难点 
 
1、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  
 
3、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理解诗中渲染愁绪的用意。 
 
教学过程 
 
【导入】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屈原《九歌湘夫人》 
 
(译文:湘夫人降落在北洲之上,极目远眺啊使我惆怅。) 
 
此诗写湘君企待湘夫人而不至,产生的思慕哀怨之情,诗以湘君思念湘夫人的语调去写,描绘出那种驰神遥望,祈之不来,盼而不见的惆怅心情。 
 
《湘夫人》为我们讲述了一个苦恋的故事,抒写了与佳人相会而不得的烦恼。下面我们来学习鲍照的《拟行路难》,看看他的烦恼是什么。 
 
人生之路难行,无才难行,有才亦难行! 
 
【课堂知识点拨】 
 
一.题解 
 
拟行路难:摹拟汉乐府杂曲歌辞《行路难》而作的诗。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主要是抒发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的感情。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行路难》原辞已不传,鲍照这十八首拟作是今传此曲的最早作品。 
 
有些学习汉魏乐府的作品的题前多冠一“代”或“拟”字。 
 
鲍照《拟行路难》共十八首,是南朝宋诗人鲍照创作的一组乐府诗,有五言、七言及杂言各体,主要是抒写人生感慨及表达寒门士人的仕途坎坷,也有描写游子和思妇之作。这十八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悲哀,对人世不平、人生多艰的愤慨,而且在这些表面看来似乎消极悲观的感叹中,深藏着对人生、生活、生命、命运的强烈追求和留恋,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和空间中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 
 
二.作者 
 
鲍照(?~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一说上党(今属山西),可能是指东海鲍氏的祖籍。他的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带度过的。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鲍照20多岁时,为了谋求官职,去谒见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言志,获得赏识,被任为国侍郎。刘义庆在这一年任江州刺史,他也在同年秋到江州赴职。元嘉二十一年(444),刘义庆病逝,他也随之失职,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做过一个时期始兴王刘□的侍郎,在刘□和太子刘劭一起谋杀宋文帝之前,他已离去。宋孝武帝刘骏起兵平定刘劭之乱后,他又出任过中书舍人、秣陵令等小官。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做了临海王刘子顼的幕僚,次年,子顼任荆州刺史,他随同前往江陵,任刑狱参军等职。孝武帝死后,明帝刘□杀前废帝子业自立,子顼响应了晋安王子勋反对刘□的斗争。子勋战败,子顼被赐死,鲍照亦为乱兵所害。  
 |   |   
 
   
     
         
          | 标题: | 
          《拟行路难(其四)》教案6 | 
         
         
          | 文件大小: | 
          15K | 
         
         
          | 文件格式: | 
          zip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