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实用文本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10分)
[材料一] 
2007年,中国探月计划中的第一个绕月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它的名字叫“嫦娥”,取自我国上古时代“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探月的探测器用嫦娥之名正是取其奔月神话的意境。更有意思的是,月宫中有一只与嫦娥相伴的玉兔,“玉兔”被用来命名嫦娥号的月球巡视器,使得我国的探月工程与神话故事相契合,为科学技术增添了几许神秘浪漫色彩。天问行星探索计划的第一个探索目标就是火星。2020年7月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成功,并于2021年5月15日成功登陆火星。随后它所携带的执行任务的火星车开始工作。此前,这台火星任务车通过网络投票,正式被命名为“祝融”号。
[材料二]
从“神舟”到“嫦娥”“玉兔”,再到“天宫”“天问”,中国人民把对遥远星空和未知字宙的无尽憧憬寄托在这些美好的名字之中。此次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搭载的火星车名为“祝融”。祝融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火神,火的应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驱散黑暗,带来温暖。祝融号寓意点燃中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航天人不断超越自我,逐梦星辰。
 [材料三]
玉兔探月日记:
大家下午好!我是玉兔号,现在我在月球上向大家问好!我现在终于可以摆脱飞行中的各种锁定机构,让大家看看我的“芳容”啦!我身高1.1米,身长1.5米,身宽1米,体重约140千克,比普通的兔子大多了吧!什么?有点胖?你们不许嫌我胖,研制我的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爷爷都说,我比苏联、美国的月球探测器苗条多了,而且有很多独特的功能。没办法,人家稍微有点重嘛。还有啊,我的腿是六个金属轮了,能够前进、后退、行进间转向,具备20度爬坡和20厘米高度越障的能力。
在地球上,人们常用 “动若脱兔”形容动作敏捷。但是,为了我的安全,月球上我每小时顶多走200米。我的设计者孙泽洲叔叔说,暂不追求速度,更重要的是,要完成各项科学探测。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从“神州”到“嫦娥”“玉兔”,再到“天宫”“天问”,展现了中国航天发展的宏伟蓝图。
B.玉兔号有六个金属轮子,比苏联、美国的月球探测器体积小。
C.玉兔号虽然体重约140千克,但是动作敏捷,能在月球上快速移动。
D.通过网络投票为航天器命名,拉近了航天人与普通民众的距离。
12.材料二摘编自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回答记者的话,请想象一下记者是怎么问的。  (2分)
[参考答案]:请问此次“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搭载的火星车名为“祝融”,我因在为航天器命名上有何深层的意义? 
13.根据材料三画线部分,分析玉兔语言的特点。  (2分)
 
[参考答案]: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运用了拟人和对比,将“玉兔号”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玉兔号”体型相对于苏联和关国的月球探测器苗条的优势,语言诙谐幽默。
 
14.结合材料,谈一谈中国航天器命名的特点。(3分)
 
 
[参考答案]:1.要重视弘扬传统文化,与神话故事相契合,为科学技术增添了神秘浪漫色彩。
2.能够体现对遥远星空和未知宇宙的无限憧憬。
3.要能体现大国航天的胸怀及航天人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