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红楼梦》名著阅读(2021年北京市高考题) 
 
 
  
16.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共6分) 
《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去世前向王熙凤托梦,说道: 
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我与婶子好了一场,临别赠你两句话,须要记着: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1)这里说的“非常喜事”在小说中指什么?(2分)
  
(2)画线的部分与小说后续情节有何关系?请结合原著,举例说明。(4分) 
  
  
答案: 
16.答案要点:  (1)元妃省亲(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2)是小说后续情节发展的暗示,暗示了青春少女的红颜薄命以及封建家族走向崩溃的悲剧。例如小说写林黛玉泪尽而亡、贾府最后被抄家等。 
   2 语言基础运用(2021年北京市高考题)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 
21.语言基础运用(共5分) 
①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欣欣向荣,互联网应用百花齐放。②网络的发展便捷了人们的生活,与此同时,给管网治网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③目前各类服务端APP都上线了青少年模式,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不少漏洞。④随着短视频、直播平台的异军突起,还带来了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打赏主播等问题,引起家长的普遍担忧。⑤事实上,不仅未成年人需要清朗的网络环境,对广大人民群众而言,也渴求健康的网络空间。⑥网络上,水军、黑公关等顽瘴痼疾反复兴风作浪,淫秽色情、赌博诈骗信息屡禁不绝,群众对此反应强烈,普遍期待开展一场网络大扫除。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加点的两个四字成语使用得当。            B.加波浪线的两句有相同的语病。 
C.第⑤⑥两句的位置不能够互换。            D.末句的“反应”应改为“反映”。 
  
(2)不改变原意,将第②句中画线并被逗号隔开的两个语言片段整合为一个。将改写后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分) 
 
  
 答案: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  21.(1)D  (2)参考答案:  网络的发展在便捷了人们的生活的同时 
 
  
 
  
 
 
  3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2021年全国甲卷高考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新学期到来,我校推出一门全新的通识课“家常菜”,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和好评。过去,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非常少,而且多是        ,很难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习惯。“家常莱”这门课找到了学生们感兴趣的切入点,学习难度不大,门槛不高,却能让学生        。 
(      )。择菜,洗菜,切菜,准备配料并着手烹饪。通过        ,学生们不仅能够提升厨艺,还能真正体会到做菜的辛苦和乐趣,增加对食物的敬畏和感情,从而减少食物浪费,进一步养成        的生活作风。期末考核时,学生的“作品”会摆在食堂的专门窗口,供师生们品鉴,这又会给学生带来满满的成就感。 
烧菜做饭作为一项生活技能,能让学生受益一生。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烧莱做饭还会增强学生对家务劳动的理解与认知,有助于在和家人的相处中更懂得体谅、更懂得感恩、更懂得分担。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纸上谈兵  受益匪浅  自己动手  勤俭节约 
B.形同虚设  受益匪浅  身体力行  吃苦耐劳 
C.形同虚设  不虚此行  自己动手  吃苦耐劳 
D.纸上谈兵  不虚此行  身体力行  勤俭节约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劳动者在幕后辛勤付出,才做出了一道道家常菜 
B.劳动者在幕后的辛勤付出,都承载于一道道家常菜 
C.一道家常菜,通常承载着劳动者在幕后的辛勤付出 
D.一道家常菜,劳动者在幕后通常有着辛勤的付出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学习烧菜做饭还会增强学生对家务劳动的理解与认知,有助于在和家人的相处中更懂得体谅、更懂得感恩、更懂得分担。 
B.学习烧菜做饭还会增强学生对家务劳动的理解与认知,有助于他们在和家人的相处中更懂得体谅、更懂得感恩、更懂得分担。 
C.通过学习烧菜做饭还会增强学生对家务劳动的理解与认知,有助于他们在和家人的相处中更懂得体谅、更懂得感恩、更懂得分担。 
D.通过学习烧菜做饭还会使学生对家务劳动的理解与认知得以增强,有助于在和家人的相处中更懂得体谅、更懂得感恩、更懂得分担。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新疆是我国较早大量种植和使用棉花的地区之一。新疆光照充足,热量丰富,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拥有①,适宜棉花的种植和生长,新疆棉尤其是长绒棉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喜爱。除了上述自然条件,现代科技的应用也是新疆棉②。近年来,新疆棉品质不断提升,同时③,但仍然供不应求。 
新疆属于绿洲农业区,干旱少雨,为了让棉花吃好喝好长得好,就要进行科学的水肥管理。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等栽培技术的应用,为新疆棉生产的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21.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答案: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9分) 
17.(3分)A 
18.(3分)C 
19.(3分)B 
  
(二)(11分) 
20.(6分) 
示例: 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②品质优良的原因; 
③产量也不断增加。 
评分参考:每写出一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执行细则: 
(1)“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意思告对即可,2分,如“优越的自然条件”等: 
(2)“品质优良的原因”,意思答对即可,2分,如“品质优良的保证”等; 
(3)产量也不断增加,意思告对即可,2分,如“产里提升”等。 
21.(5分) 
①文中把棉花吸收足重的水分和肥料才能长得好,比拟成人吃好饭喝好水才能健康成长,投射了作者对棉花的感情; 
②使表达比较活泼。 
评分参考:答出一点给2分,若出两点给5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执行细则: 
(1)答出用拟人表达的语意情感把棉花吸收足量的水分和肥料才能长得好,比拟成人吃好喝好水才能健康成长,表达作者对棉花的喜爱之情。给2分。 
(2)答出拟人修辞的表达效果的,如表达活泼、生动形象,俏皮活泼的给2分。 
(3)若答出两点的,给5分。 
(4)若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4 语言文字运用(2021年全国乙卷高考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有人说,互联网虽然实现了我们的一个古老梦想,把远在天涯的人变得_______但与此同时也可能恰好相反,把身边的人变得如在天涯,因而引发了一种普遍的担心:当我们越来越习惯于线上的虚拟世界时,我们是否会最终失去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对线上虚拟世界的担心,并非_______。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那样,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过度沉迷有可能让一些人“越来越拥抱技术、越来越忽略彼此”。 
实际上,线上与线下之间的界限也不是那么_______。研究发现,互联网中的社交关系大多是通过“上传”线下的好友形成的,是现实社交的延续。从空间角度来讲,互联网有助于我们维系远距离的线下关系;从时间角度来看,媒介化创造了一种广泛的双向即时互动。空间和时间由于不断压缩,大大增强了互动性,社会交往效率有助于得到显著提高,(             )。“虚拟”与“现实”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现实世界为虚拟生活_______地提供养料,虚拟生活又能激发和充实现实世界的活力。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近在咫尺 杞人忧天 泾渭分明 源源不断 
B.触手可及 空穴来风 泾渭分明 取之不尽 
C.近在咫尺 空穴来风 非此即彼 源源不断 
D.触手可及 杞人忧天 非此即彼 取之不尽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社会交往是如此,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B.不但社会交往如此,而且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C.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和社会交往也是一样的 
D.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这样,除了社会交往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由于空间和时间不断压缩,大大增强了互动性,有助于社会交往效率显著提高。 
B.由于空间和时间不断压缩,互动性大大增强,社会交往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C.空间和时间由于不断压缩,大大增强了互动性,社会交往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D.空间和时间由于不断压缩,互动性大大增强,有助于社会交往效率显著提高。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很多人认为,水果越甜,含糖量越高,热量也越高。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因为水果的甜度①,还与“糖”的种类以及含酸性物质的多少有关。水果中的“糖类”,主要包括单糖(果糖,葡萄糖)、双糖(蔗糖,麦芽糖)和多糖(淀粉)。其中②蔗糖的甜度次之,葡萄糖和麦芽糖更次之,淀粉則基本没有甜味。有的水果,如西瓜,由于所含果糖比例较大,甜度远高于含糖量更高但以葡萄糖为主的水果,如猕猴桃,水果中的有机酸,可以使其甜度不那么明显,例如山楂的含糖量比草莓高得多,但吃起来没有草莓甜,就是③。 
对超重人群和糖尿病人群来说,水果是不是必须“拉黑”呢?实际上,这些人群往往需要控制摄入食物的总热量。对含糖量较高的鲜枣等水果,尽量少吃或不吃,尤其要注意哪些不大甜但含糖量较高的水果,如百香果。最好选择含糖量较少的水果,如草莓等。但必须要说明的是,即使是含糖量较少的水果,也要有所限制,建议平均一天不超过200克。 
20.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 
21.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不字。(5分) 
  
  
  
答案: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  17. A   18. A   19. B  (二)  20.示例:  ①除了和含糖量高低有关  ②果糖的甜度最高  ③因为有机酸含量较多  21.示例:①对超重人群和糖尿病人群来说②因为要控制摄入食物的总热量  ③所以要尽量少吃或不吃含糖量高的水果④含糖量少的水果也要限制食用 
 
   5 积累应用(2021年上海市高考题)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_________________。《孟子·告子上》 
(2)_________________,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_____·登建康赏心亭》) 
(3)王维《终南山》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以声入景,侧面写出了终南山的幽深空旷。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明想选一副对联挂在书房,提醒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轻率冒失,以下选项中合适的一联是(     )(2分) 
A.立定脚跟撑起脊;展开眼界放平心。 
B.鹰隼人云睐所向;骅骝得路慎于平。 
C.反观自己难全是;细论人家未尽非。 
D.为人竖起脊梁铁;把卷撑开眼海银。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 
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筹建历时3年。有关部门广泛征求了各方专家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馆的开放为本市又增加了一个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红色课堂。 
①对展陈大纲进行了修改完善 
②对布展设计进行了优化提升 
③“风雨经远里,军史丰碑地”的主题鲜明突出 
④通过图文、实物、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讲述中央军委将近8年的历史变迁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答案: 
一、积累应用(10分)  1.(5分)(1)贤者能勿丧耳  (2)楚天千里清秋    水龙吟  (3)欲投人处宿     隔水问樵夫  评分说明:答对1空给1分。  2.(1)(2分)B(2)A(3分) 
   6 《莫砺锋诗话》语段练习(2021年天津市高考题) 
 
 
一、(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古往今来,最使人们感到(    )莫测的客观存在就是时间了。尽管在物理学家和哲学家那里,空间也是一个缠夹不清的概念,但对于普通人来说,空间毕竟是容易感觉和理解的。时间则不同了,它究竟是什么东西呀?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它(    ),却又千金难买。伏尔泰在哲理小说《查第格》中编了一个谜语:“世界上哪样东西是最长的又是最短的,最快的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的又是最广大的,最不受重视的又是最受惋惜的;没有它,什么事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谜底就是“时间”。在时间的各项性质中,___________。孔子在河边叹息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后代的诗人也(    )地用滔滔东流的河水来比喻时间。唐代的韩琮甚至认为只要听听流水的声音就能感受到时间的消逝:“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选自《莫砺锋诗话》,有删节)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神奇        一文不名        异曲同工 
B.神妙        不值一钱        异曲同工 
C.神奇        不值一钱        不约而同 
D.神妙        一文不名        不约而同 
2.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最使人们无能为力却又感到切肤之痛的就是它的飞速流逝且永不复返 
B.最使人们感到切肤之痛却又无能为力的就是它的永不复返且飞速流逝 
C.最使人们无能为力却又感到切肤之痛的就是它的永不复返且飞速流逝 
D.最使人们感到切肤之痛却又无能为力的就是它的飞速流逝且永不复返 
3.下列与“时间”相关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自语录体散文《论语》,孔子用这句话抒发了对时间流逝、永不停歇的感慨。 
B.《逍遥游》中的“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揭示出生命长短的相对性。“晦”“朔”分别指阴历每月第一天和最后一天。 
C.《孔雀东南飞》中的“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两句,写出了由天色已暗到夜深人静的时间变化。 
D.《滕王阁序》中“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的意思是:虽然时光已逝,但珍惜将来,为时不晚。“东隅”“桑榆”分别表示早、晚。 
  
  
答案: 
一、(9分,每小题3分)  1.C          2.D          3.B 
   7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2021年天津市高考题) 
 
 
六、(10分) 
21.校文学社拟从《论语》《三国演义》《红楼梦》中选取一个场景拍摄视频短剧。假如你是导演,会选取哪部书中的哪个经典场景?请说明理由。要求100字左右。(6分) 
22.下面文段画线部分有两个病句,请指出其序号并提出修改意见。(4分) 
一切文明成果,都是劳动者迈向进步的脚印。①今天谈到劳动时,脑海中浮现的已经不仅仅是农田里稻浪滚滚、工地上火花四溅的景象。②随着科技的进步,使劳动的内容和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③不过,劳动给社会带来财富并推动社会发展这一意义不会变化。④“劳动光荣、创造伟大”这句话,始终是对于人类文明进步历程的重要诠释。 
  
  
答案: 
六、(10分)  21.(6分)场景    原因     表达  22.(4分)  ②删掉“随着”或者“使”  ④将“对于”改为“对” 
   8 语言文字运用(2021年新高考全国Ⅱ卷)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吃喝当然是人生一大乐事,如果生活在太空,我们还能愉快地享用大餐吗? 
最早的太空餐是让人       的“牙膏”:宇航员从管子里面挤出半流体的食物,不需要咀嚼便直接咽下去,没有咀嚼的快感,没有多样的选择,首代宇航员的饮食条件相当艰苦。然而,吃货的生产力        ,很快,(   )。如今,宇航员们已能在太空中自如地使用各种餐具,与地面用餐相当接近。与此同时,太空食品的种类也丰富起来。正因为目前国际空间站中有上百种餐品,使得宇航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用餐计划,然而这一用餐计划是每八天循环一次的。而且宇航员们还在不停地开发新的太空料理:小饼干、寿司、花生酱冰棍,甚至是“昨的咖啡”——采访中一位航天飞机的指挥官曾自豪地展示过一批再生水,而原料是什么,自然         。 
然而,制订太空莱谱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大部分蔬果在宇宙中最多只能保持两天鲜度,空间站中新鲜食品        ,绝大多数食品只能脱水或加工成罐头运上太空。目前科学家们正想方设法解决这一难题。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望而却步  不胜枚举  不言而喻  寥寥无几 
B. 踌躇不前  不可低估  心照不宣  寥寥无几 
C. 望而却步  不可低估  不言而喻  极其稀缺 
D. 踌躇不前  不胜枚举  心照不宣  极其稀缺 
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人们就发明了种种能在无重力环境中使用的餐具,并且还有咖啡杯和煎锅 
B. 人们就发明了种种能在无重力环境中使用的餐具,甚至还有咖啡杯和煎锅 
C. 人们就将种种能在无重力环境中使用的餐具发明出来,而且包括咖啡杯和煎锅 
D. 人们就将种种能在无重力环境中使用的餐具发明出来,还包括咖啡杯和煎锅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目前国际空间站中有上百种餐品,宇航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用餐计划——虽然这一用餐计划是每八天循环一次的。 
B. 正因为目前国际空间站中有上百种餐品,使得宇航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 用餐计划——虽然这一用餐计划是每八天循环一次的。 
C. 正因为目前国际空间站中有上百种餐品,所以宇航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用餐计划——然而这一用餐计划是每八天循环一次的。 
D. 目前国际空间站中有上百种餐品,这使得宇航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用餐计划——然而这一用餐计划是每八天循环一次的。 
【答案】18. C    19. B    20. A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望而却步:形容十分害怕困难和危险。踌躇不前:犹豫不决,不敢前进。语境强调太空餐难吃,应选“望而却步”。 
第二空,不胜枚举:无法一个一个全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不可低估:不能小看。语境强调“吃货的生产力”不可小看,应选“不可低估”。 
第三空,不言而喻: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浅显。心照不宣:指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前面有“自然”,强调不说就明白,应选“不言而喻”。 
第四空,寥寥无几:形容数量少。非常稀少,没有几个。极其稀缺:极其稀少﹐短缺。此处强调空间站中新鲜食品极少,应填“极其稀缺”。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连贯衔接的能力。 
语境强调的是人们的创造力,应保持“人们就发明了……”的句子结构,排除CD; 
“还有咖啡杯和煎锅”与前文形成语意递进,句首应用递进连词,而“并且”表并列,排除A。 
故选B。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划线句有语病: 
一是“正因为……使得”搭配不当,可以删掉“正因为”“使得”,也可以把“使得”改为“所以”,或者删掉“正因为”,在“使得”前加“这”,排除B; 
二是“然而”使用错误,因为后面的句子是转折句的前半句,故改为“虽然”,排除CD。 
故选A。 
(二)语言文字运用I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东西方文化不同,艺术的表现也不同。一般来,东方艺术重主观,①     。表现在绘画上,西洋画重写实,重形似,而中国画重神韵,重意境。 
中国画通常_②      。这看起来是以题材为标准类,其实是用艺术表现了一些独特的观念和思想,即中国画概括了自然和人生三个方面:人物画表现的是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山水画表现的是③      ,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花鸟画则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与人的和谐相处。中国画的分类,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 
中国画讲究虚实相生的意境美。老舍曾请齐白石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作画,十里蛙声,如何入画?潺潺山泉,如何表达?白石老人思考良久,终于画成了一幅经典之作:六尾蝌蚪在山峦映衬下的山涧内的乱石之中不断涌出的潺潺清泉里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看过此画的人无不拍案叫绝。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 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21. ①西方艺术重客观  ②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科  ③人与自然的关系     
22. 山涧内山峦映衬,乱石中潺潺清泉不断地涌出,六尾蝌蚪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 
【解析】 
【分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能力。 
第①空结合上文“东方艺术重主观”判断横线处应该表达为“西方艺术……”,再根据后文“表现在绘画上,西洋画重写实,重形似,而中国画重神韵,重意境”确定,前者为客观写实,后者为主观虚写,从而确定答案:西方艺术重客观。 
第②空先根据段落特点确定属于观点句,总领下文,于是根据后文信息“这看起来是以题材为标准类”“即中国画概括了自然和人生三个方面”“人物画表现的是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山水画表现的是……;花鸟画……”确定空出应该填写: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科。 
第③空根据该段分号确定分句间是并列关系,三个层次(人物、山水、花鸟)一一对应,参考人物画的“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花鸟画的“大自然的各种生命与人的和谐相处”,确定“山水画”处答案为:人与自然的关系。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式变换的能力。 
所给句子“六尾蝌蚪在山峦映衬下的山涧内的乱石之中不断涌出的潺潺清泉里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成分复杂,属于长单句,把它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即长句化短句,方法是:先提取句子主干单独成句,再分别把复杂成分(多层定语状语等)拿出来作为句子或者短语存在。 
比如本题中主干句为“六尾蝌蚪(主语)摇曳着尾巴(状语)顺流而下(谓语);复杂成分包括状语“在不断涌出的潺潺清泉里”和定语“山峦映衬下的山涧内的乱石之中”,分别以句子或短语的形式表达为:山峦映衬的山涧里(偏正短语),潺潺清泉涌出的乱石中(偏正短语);山涧里山峦映衬(主谓句子),乱石中潺潺清泉涌出(主谓句子)等等。 
综合以上信息表述为(注意逻辑性):(1)山峦映衬的山涧,乱石中潺潺清泉不断地涌出,六尾蝌蚪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2)山涧里山峦映衬,乱石中潺潺清泉不断地涌出,六尾蝌蚪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3)在山峦映衬的山涧里,有潺潺清泉从乱石中不断地涌出,六尾蝌蚪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  9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2021年新高考全国I卷高考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欢快的锣鼓敲起来,欢腾的雄狮舞起来。“闹元宵、学‘四史’”文明实践示范活动昨日在市文化艺术中心隆重举行,活动分为“四史”猜谜颂红色文化、非遗展示传民俗文化、戏曲联唱扬传统文化三个篇章。民俗与党史彼此交融,传统与现代            。 
元宵线上活动直播间里              ,一场关于党史知识和传统民俗知识的直播宣讲“圈粉”无数,辖区党员、青年志愿者以及现场观众              地进入直播间,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宣讲内容十分接地气,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传统文化展现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火树银花踏歌行,古风新韵颂文明。一席         的文明盛宴,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和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交相辉映 喧闹无比 络绎不绝 原汁原味 B.相互映衬 热闹非凡 连绵不断 原汁原味 
C.相互映衬 喧闹无比 连绵不断 汁醇味正 D. 交相辉映 热闹非凡 络绎不绝 汁醇味正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宣讲员话语平易,口吻幽默,宣讲内容也十分接地气,这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B.宣讲员话语平易,口吻幽默,宣讲内容也十分接地气,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C.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宣讲内容十分接地气,这使得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D.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十分接地气的宣讲内容,使得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近日一组拍自南极科考站附近的照片引发关注,照片里的雪竟然不是白色的,而变成红色和绿色混杂的“西瓜雪”。有研究人员分析,(            )。雪衣藻十分耐寒,广泛分布在北极、南极及其岛屿等极端冰雪环境中。      ①     ,它们处于冬眠静止状态,但是一旦阳光足够温暖,藻类就开始了春季复苏。雪衣藻      ②    ,成熟后会产生类胡萝卜素而变为红色,这使它们呈现出从绿色到红色的“西瓜色”。 
研究人员表示,近年南极温度升高为藻类的生长提供了便利条件,虽然雪衣藻本身没有危害,但是会降低雪反射的阳光量,从而     ③     ,而融雪速度的加快可能使得极地冰雪消融失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雪变色是微型藻类雪衣藻大量繁殖的结果 
B.雪变色是因为雪衣藻这种微型藻类的大量繁殖 
C. 微型藻类雪衣藻大量繁殖引起了雪变色         
D. 雪衣藻这种微型藻类大量繁殖引起了雪变色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6分)  
  
  
答案: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3 小题,11 分) 
18. D    “交相辉映”指各种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含褒义,而“相互映衬”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映照衬托,原文形容“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更恰当。“喧闹”有吵闹的意思,略含贬义,此处与元宵线上活动语境不合。“连绵不断”多用来形容山,“络绎不绝”形容人车马接连不断,此处更恰当。“汁醇味正”强调味道的纯正“原汁原味”强调原来的味道,与原文“古风新韵颂文明”不一致,所以用“汁醇味正”更好。 
19.D   首先看句式,句式结构要一致,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十分接地气的宣讲内容句式 是一致的偏正结构。其次看选词, “导致”后面往往跟的是不好的内容,坏的结果,所以选 “使得”。  
20.①分析对偶构成: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尾字仄起平收。上联主语“剪纸 
灯谜”对应下联主语“秧歌花鼓,”上联谓语“描绘城乡风物”对应下联谓语“传播时代精 神”。  ②表达效果: 上下联对仗工整,语言更凝炼,句式更整齐,富有节奏感与音乐美,富有感染 力,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新时代传统文化的新特色、新气象。  
解析: 本题有两问,第一问分析对偶的构成,第二问分析对偶的表达效果。对偶的构成从结 构、字数、意义、声调等角度去分析,表达效果应结合内容从语言、节奏、和感染力、思 想内容等角度进行分析。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 小题,9 分) 
21.A   句式衔接题要注意承上启下,上文内容围绕雪变色展开,下文围绕雪衣藻展开,所以 
排除 C 和 D。A 和 B 选项中的 A 的句式更准确严谨,上文“有研究人员分析”,那么下文应 该得出一个确切的结果。所以选 A。  
22.①在阳光不足的冬天②未成熟时是绿色③加快融雪速度 
解析: 第一空后文说“处于冬眠静止状态”“一旦阳光足够温暖”,所以第一句横线上填:阳光不足的冬天。第二个空下文说成熟后会从绿色变为红色,所以横线上填:未成熟时是 绿色。第三个空横线上写:加快融雪速度,这样能与后一句“融雪速度的加快”衔接。  10 语言文字运用(2021年浙江省高考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各种春菜在田间地垄悄然探出头,娇弱的身子轻轻摇曳(yì),而稚嫩的豌豆尖更是惹人喜爱,叶子清澈通透如翡翠薄片,茎上嫩须迎风轻颤(chàn),引逗着人们去采撷。 
B.创新型国家建设不是一蹴(cù)而就的,需要科技工作者心无旁骛,摒(bǐng)弃拜金主义,以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精神,帮助青少年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坚的人才。 
C.《典籍里的中国》用追根溯源、旁证博引的方式驰骋(chěng)上下五千年,从文明的起源讲到现代传承,让观众眼界大开,堪称当下文化节目的扛(gāng)鼎之作。 
D.那些或坐落于安静的小镇古街、或藏身在喧嚣的商业密林的个性实体书店,在充满竞争的时代执拗(niù)生长,规模不大却洋溢着审美情趣,足以让灵魂片刻栖(qī)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中国传统工艺设计注重“材美”“工巧”“器雅”,古人对于器物的形状、质地、色彩的追求可谓孜孜不倦。一件器物,可以拙朴到浑然天成,不露声色,也可以繁复,精美到无以复加。(乙)“过去的生活,一切都很慢”,因此无论是天潢贵胄,还是黎民百姓,家里或许都会有几件称心如意的工艺品,点缀他们的“慢生活”。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那些与生活息息相关、具有温度的传统工艺家具与器物,除了留存在一些宫殿、宅第、民居中,还在热衷传统工艺设计的美术家手中不断传承。(丙)家具、器物、雅玩里不仅仅蕴藏着中国传统工艺源远流长且不断革新的丰富技法;更折射出中国人对幸福生活的虔诚态度。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孜孜不倦    B.不露声色    C.或许    D.留存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一些平台正通过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提升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效率,用户不但能享受到更低价格和更新鲜的农产品,还能促进农民增收以及通过再投资改善生产。 
B.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自觉承担起调动各种文化力量,科技力量和市场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人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为中国价值更受世人尊重而砥砺前行。 
C.近期,公安部联合主要媒体网站持续推出反诈骗系列报道,不断加强社会宣传,扩大宣传精准性,构建立足社区、覆盖全社会的宣传体系,掀起全社会共同反诈骗的热潮。 
D.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应该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力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制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政策措施,鼓励大学生、城市在职科技人员,退休人员积极参与。 
5.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使用公筷广告:长筷短筷,筷筷都是你我的爱。 
B.论文答辩致谢语:感谢聆听,敬请专家评委指教。 
C.垃圾分类宣传语:各得其所,细微处的文明之光。 
D.经典阅读推荐:智慧火源,值得为之付出热忱。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近来,各种题材的微纪录片大量涌现。从养胃的美食到养眼的国宝,从感人的抗疫故事到热血的脱贫奇迹,从平凡的剃头匠到伟大的人民英雄,微纪录片以小切口、短时长记录真实、探索未知,呈现自然、关照社会,在讲好中国故事、书写新时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美食类纪录片向来最受欢迎。如微纪录片《早餐中国》,不仅带观者吃遍全国各地,短片中更有故事有乡愁,一句“只需早起,你就能找到故乡”不知打开了多少人的味觉记忆。 
美食养胃,国宝养眼。2017年,《如果国宝会说话》横空出世,该片用文物讲文物,用文物梳理文明,将精美与精彩浓缩在5分钟的短片中,推出之初便引爆相关话题,“国宝热”持续至今。 
微纪录片这一新型纪录片形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到每个人的身边,记录典型人物,宣传地方风物,传承文化记忆,聚焦特别主题,定格了多彩中国的一个个精彩瞬间,用镜头把各地的亮色呈现给相对固定在一地的受众。以小角度记录人生和社会百态,为时代画像。 
(1)给上文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2分) 
(2)“真实性”,是微纪录片的基本要求。根据上文,谈谈对微纪录片“真实性”的理解。要求:语言简明、准确。(4分) 
  
  
答案: 
1D   2B  3C  4D  5B 
6.(1)示例:①微纪录片:小视角呈现多彩中国   ②为时代画像的微纪录片  (2)①内容真实。如:取材于百姓日常或传统文化。  ②手法写实。如:用乡愁情结唤醒美食共鸣;用文物讲文物,用文物梳理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