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蚊子和狮子》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若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喷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姓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劫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蝴蛛消灭了。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要求】 
(1)朗读课文,十分钟完成教学; 
(2)联系生活经验,说说故事中蕴含着怎样的道理; 
(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简案示范】 
《蚊子和狮子》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寓言的文体特点,掌握《伊索寓言》的相关文学常识。 
过程与方法:概述故事情节,了解寓言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寓言中蕴含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寓言的文体特点,掌握《伊索寓言》的相关文学常识。 
难点: 
领悟寓言中蕴含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以“弱小者打败比自己强大无数倍的对手后是否意味着从此无敌?”这个话题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 
(1)师讲解寓言的文体知识及《伊索寓言》的文学常识 
明确:寓言是以劝诫或讽刺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大多简短,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伊索,古希腊作家。善讲寓言讽刺权贵,终遭杀害。所编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或者散文的形式结集,成为流传后世的《伊索寓言》。 
(2)学生朗读课文,老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蚊子”一开始时自信满满的语气,及后来被打败后惋惜的语气。 
(3)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从“蚊子”身上,我们学到了怎样的道理? 
明确:讽刺了那些取得了一点儿成绩就得意忘形忽视自己短处的人,揭示了即使取得大的胜利也不能骄傲,要始终谨慎行事,否则可能在小处受到挫败的道理。 
  
3.巩固练习: 
自己编一则寓言小故事,应明确你想展示给大家的道理。 
  
4.课堂小结: 
本文在学习了蚊子与狮子的小故事后,我们明白了骄兵必败的道理。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大家千万不能做“蚊子”一样的人,应谦虚谨慎。 
  
5.布置作业: 
尝试自己写一个寓言小故事。 
  
四、板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