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练习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1-08-21  |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慰藉(    )        (2)嚣鸣(    ) 
(3)罅隙(    )        (4)摈弃(    )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1)啊啊!不断的(    ),不断的(    ),不断的(    )哟!(郭沫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2)红烛啊!“莫问(     ),但问(    )。”(闻一多《红烛》) 
(3)在锈蚀的岩壁,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    )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昌耀《峨日朵雪峰之侧》) 
(4)你好啊,(     )!你似乎从不是飞禽,从天堂或天堂的邻近,以酣畅淋漓的乐音,不事雕琢的艺术,倾吐你的衷心。(雪莱《致云雀》) 
  
阅读《峨日朵雪峰之侧》,完成3—7题。 
3.诗歌开头“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中的“仅”如何理解? 
4.赏析“石砾不时滑坡,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一句。 
5.分析诗中“蜘蛛”的作用。 
6.比较《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和《峨日朵雪峰之侧》在抒情方式上的异同。 
7.探究《红烛》和《致云雀》在写法上的相似之处。 
  
阅读《相信未来》,完成8—10题。 
相信未来 
食指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1968年   北京 
 
8.比较诗的前三节中所选用的两组意象的内涵的不同。 
 
(1)“蜘蛛网”“余烟”“灰烬”“深秋的露水”“凝露的枯藤”“凄凉的大地”。 
 
(2)“美丽的雪花”“紫葡萄”“我的鲜花”“涌向天边的排浪”“托住太阳的大海”“温暖漂亮的笔杆”。 
9.诗人为什么认为可以“相信未来”? 
 
 
10.赏析这首诗歌的语言特点。 
  
参考答案: 
 
1.(1)jiè(2) xiāo(3) xià(4) bìn 
 
2.(1)毁坏、创造、努力(2)收获、耕耘(3)蜘蛛 (4)欢乐的精灵 
 
3.句中的“仅”字表明登山者攀登的高度并非一览众山小”的“绝顶”,而是目前自己尽全力能达到的高度,这是一次历尽艰辛的征服;“仅”字与句中的“此刻”对应,暗示将来还可能达到新的高度。 
 
4.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滑坡的石砾引动深渊的嚣鸣比作军旅远去的喊杀声,同时呈现了石砾滑坡的视觉画面和深渊的嚣鸣的听觉效果,展现了一幅震撼人心的雪峰落日图景。 
 
5.“蜘蛛”虽然“小得可怜”却默享着大自然赐予的快慰,与“雄鹰”“雪豹”形成对比,表明坚守靠的是内在生命的力量,是意志的坚毅,是精神的坚韧。 
 
6.同:两者都借助意象表达情感,《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里的“巨人”和《峨日朵雪峰之侧》里的“登山者”都是人类生命力量的象征,同时又都是诗人自我形象的映射。异:《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情感表达更加直接澎湃,直抒胸臆,借助感叹词表达了对毁坏又创造的“力”的热情赞颂。《峨日朵雪峰之侧》的抒情更为内敛,以“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展现生命内在的力量。 
 
 
7.两首诗都选用了传统诗歌意象来表达情感,都以第二人称对话的方式展开想象进行抒情。《红烛》运用了李商隐诗中“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烛”意象,展现其燃烧自己,无私奉献的精神,诗歌采用问答对话的形式,通过诗人的不断发问,一步步解惑,真正理解“红烛”的生命价值,亦坚定了自己的理想追求。《致云雀》选用了英国传统诗歌的常见意象“云雀”,想象“云雀”飞翔歌唱的场景,又将“云雀”想象成“诗人”“少女”“萤火虫”“玫瑰”,突显云雀的美丽。从头至尾“你”的称呼,表达出诗人对于这一“欢乐的精灵”的热爱和赞颂。 
 
8.第一组意象色调灰暗,象征黑暗的现实、遭遇的不幸;第二组意象色彩明丽,情调温暖,是生命的希望,是苦难中的信念,是理想的光辉。 
 
9.因为未来的人们一定会反思现在,一定会以他们的智慧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一定会肯定“我们的脊骨”,因此诗人“相信未来”。10.诗歌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诗歌前三节大体以“当…•当… 我依然……用…•写下:相信未来”的形式回环往复,铿锵有力,表达了诗人在苦难现实中对未来的憧憬和信念。诗中使用拟人手法,比如“余烟”的“叹息”,“鲜花”的“依偎”展现时代的困顿和生命的失意。比如将“未来”人格化,展示未来对现实世界的批判。诗中长短句结合,尤其是诗的末尾“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以呼告式的短句向现在、向黑暗宣战,铿锵有力,无所畏惧,震撼人心。 
 |   |   
 
   
     
         
          | 标题: |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练习 | 
         
         
          | 文件大小: | 
          6K | 
         
         
          | 文件格式: | 
          zip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