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对应练习
  | 
 | 
作者:xiaol0625  上传者:xiaol0625  日期:21-08-13  | 
 
 
 姓名:          得分:        /30 
《水调歌头》对应练习 
一、理解性默写(共6题,满分12分) 
1.苏轼在《水调歌头》中以“               ,               ”两句写他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2.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开头两句抒写了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接着以“              ,               ” 两句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 
3.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设想自己前生是月中人,想乘风飞向月宫,接着以“              ,               ”两句写月宫高寒难耐,不可久居。 
4.苏轼在《水调歌头》中“               ,                ” 两句写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这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 
5.苏轼在《水调歌头》下片以“              ,               ”两句用对偶句式来宽慰,表现了他达观的处事态度,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 
6.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最后两句“              ,               ”祝福语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表现了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  
二、古诗阅读(共6题,满分18分) 
【诗词原文】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对应练习】 
(一)阅读《水调歌头》,完成7-8题。(6分) 
7.下面对于本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起舞弄清影”是作者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 
 B.词中“我欲”、“又恐”、“何似”之间的矛盾转折,显示了作者感情的波澜起伏。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既是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也是一种祝福。 
 D.本词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说明,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胸襟。 
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包含了什么哲理?试简要分析。(3分) 
                                                                                           
                                                                                          
(二)阅读《水调歌头》,完成9-10题。(6分) 
9.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丙辰”指干支纪年法的丙辰年,“不胜寒”意为“忍受不了寒冷”“何似”意为“怎么比得上”,“何事”意为“为什么”,“但愿”是“只希望”之意. 
B.词的上片词人由赏月抒发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但他最终不愿“归去”,是因为在“天上宫阙”里,自己会有“高处不胜寒”的不适,而无在人间“起舞弄清影”的欢乐。 
C.词的下片由月写到人,由自己联想到兄弟,由抱怨圆月到理解月圆,由月圆月缺的自然规律到悲欢离合的人生规律,由对生活的无奈到对生活的祝福,表现了词人理性的生活态度和豁达乐观的精神境界。 
D.中秋与明月是美好的时节和事物,离别与亲情是千古传承的无奈与温馨,如同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说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给自己给亲人也是给我们留下的美好祝愿。 
10.宋代胡仔《若溪渔隐丛话》评价本词:“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请从本词蕴含的人生哲理或作者表现的情怀作出分析。(3分) 
                                                                                           
                                                                                          
【参考答案】 
一、(12分)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3.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4.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二、(12分) 
7.D  理由:“展开描写、抒情和说明”应为“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 
8.诗人把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相对,说明事物不能十全十美。 
 9.B   
10.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矛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乐观和美好的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的流露。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 
  |   |   
 
   
     
         
          | 标题: | 
          《水调歌头》对应练习 | 
         
         
          | 文件大小: | 
          263K | 
         
         
          | 文件格式: | 
          zip | 
         
 
          | 作者: | 
          xiaol0625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