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太空之间(13分) 
自中国第一部关于太空旅行的科普论著《太空旅游》首发以来,相关话题的热度居高不下。为此,学校记者社将举行以“太空旅行”为话题的新闻采访活动.小记者们正搜集、整理材料,做好前期准备。请你参与,完成15—17题。 
【材料一】 
| 
 拟订提纲 
采访者要搜集与采访主题相关的资料,预先拟好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主要包括采访者预先设计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围绕主题,尽量全面。  | 
 提问技巧 
采访者可以通过寒暄等方式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 
提问要有逻辑性,可以由浅入深,也可以由主及次。 
提问应简洁清晰,尽量不用长句,不用有歧义的句子,少用否定语气。  |   
【材料二】 
| 
 采访提纲  |  
| 
 采访对象  | 
 吴季,《太空旅游》作者,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长  |  
| 
 采访目的  | 
 了解太空旅行的日常饮食  |  
| 
 采访方式  | 
 访谈、录像拍摄  |  
| 
 采访问题  | 
 问题1:吴老师,同学们非常喜欢您的新书《太空旅游》,您可以先和我们聊聊宇航员在太空中是如何解决吃饭问题的吗? 
问题2:吴老师,您在书中提到太空旅行前必须经过地面训练,在太空生活很容易出现心理疾病,那“吃货”们很在意食物的口感和营养怎么办?  |   
【材料三】 
♦国际空间站旅行 国际空间站一般建于距离地球表面约400千米高空。游客通过穹顶舱可以看到令人沉醉的地球美景,可以观察地球的海岸线、山脉和河流,可以体验太空进食,进行天体观察,还可以在失重环境下运动,甚至太空行走。 
♦亚轨道旅行 亚轨道一般指距离地球表面20—100千米的空域,处于现有飞机的最高飞行高度和卫星的最低轨道高度之间。亚轨道飞行的时间短暂,游客乘坐飞船在近似于直上直下的抛物线轨迹中飞行,冲上100千米高的大气层后很快返回,在那里可以感受到几分钟的失重,观赏地球蓝到发亮的奇异景观,浩瀚的宇宙也仿佛触手可及。 
【材料四】 
       “太空旅行”部分项目数据简表  
| 
 项目 
相关信息  | 
 国际空间站旅行  | 
 亚轨道旅行  |  
| 
 年份(段)  | 
 2001—2009  | 
 2010—2020  | 
 2020  | 
 2021  | 
 2022  | 
 2023  |  
| 
 人次(订单)  | 
 8  | 
 0  | 
 66  | 
 700  | 
 1000  | 
 1562  |  
| 
 费用(美元/人)  | 
 2000万以上  | 
 无数据  | 
 25万左右  |   
15.小记者们对搜集的四则材料按内容进行归类,发现可以分成_____和_____两类。(4分) 
16.从“提问技巧”的角度,对【材料二】中的采访问题作出评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在下面人物中选择一位作为采访对象,整合【材料四】的信息,设计一个采访问题,并说明提问意图。(5分) 
A.太空旅行项目策划人     B.旅行爱好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三、太空之问(13分)  15.采访知识;太空旅行知识;  (4分。每空2分,顺序可前后调换。其他只要分类合理均可给分)  16.(1)问题1从作者的《太空旅游》新书聊起,通过寒暄拉近采访双方的距离,提问清晰,指向明确;  (2)问题2将地面训练、心理疾病和太空饮食话题混杂在一起,语言罗嗦,意图不明;  (3)两个问题之间存在逻辑关系,由浅入深。  (4分。每点2分,答到两点即可。意近即可)  17.本题采用分层评价。(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