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甲)贾生 
李商隐 〔唐代〕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乙)贾生 
王安石 〔宋代〕 
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2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甲诗欲扬先抑,以古讽今,笔锋犀利而含蓄;而乙诗褒贬分明,对比强烈。 
B. 乙诗采用两个反诘句,寓答于反问之中,突出贾谊才能与文帝的爱惜贤才。 
C. 甲诗在扬抑、隐显、承转等方面的艺术处理上是充满智慧而且非常成功的。 
D. 甲诗以小事而见大节,乙诗则因大事而忽小节,立场观点不同,各具特色。 
23.王安石与李商隐的同题诗《贾生》,虽然都是咏贾谊,但各自的着眼点不同,见解 
也各异,试简要分析。(4分) 
                                                                          
  
  
答案: 
22.【A 】“欲扬先抑”应为“欲抑先扬”  23.甲诗(李诗)认为文帝将贾谊召回问策,应是要受到重用的,但商谈的内容不是国计民生,而是虚无缥缈的“鬼神”,实则并没有被重用,作者借贾谊之际遇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2分);乙诗(王诗)认为许多位高权重的公卿建言,文帝都没有采信,而贾谊的“谋议”却不因其地位原因大体都被采纳施行,可见文帝是重用贾谊的,作者借此抒发的是对皇帝知遇之恩的欢喜之情。(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