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甫行  (曹植)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品味诗歌形象的语言; 
3、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分钟)  
师:同学们好!你们知道“才高八斗”这个成语的故事吗?(生谈)“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即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屏显:才高八斗、曹植)你了解他吗?(屏显:后人对曹植评价) 
二、(  分钟) 
 
1、简介作者 
2、解题 
3、出示目标:(1分钟) 
师:我们先来明确一下今天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大家请看大屏幕!  
目标导航:  
         1、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诗歌; 
         2、用心品味诗歌形象的语言; 
         3、准确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师:同学们有没有信心达到目标?我相信,只要同学们认真学习,一定能达到目标!  
三、初读-----领略诗风,把握基调(   分钟) 
1、师:有了目标,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往梁甫探寻吧,但在探求的旅途中我们也不能闲着,我们先来读一读这首诗歌吧!在朗读之前谁能告诉大家朗读诗歌有哪些要求啊? 
读准字音、节奏、停顿、轻重缓急、读出感情等。 
2、下面我们进入我们本节课的第一个环节:读一读  领略诗之韵。  
3、 学生自读诗歌。 
师: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一遍诗歌。    
4、点名朗读,同学纠正,师适时板书读错的字。 
5、听录音: 
师:俗话说“三分诗七分读”。读诗也是讲究技巧的,下面请同学们听录音,在听读的过程中,注意听准字音、划出节奏。 
师:现在我们来对照一下,看看我们画出的节奏是否正确,如果有差错,请迅速更正。  
          (幻灯片)  出示《梁甫行》 诗歌(节奏停顿) 
  6、齐读诗歌一遍      
   师: 普希金说“读书是最好的学习”。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朗读这首诗,争取能够读出情感,读出韵味。 
四、 再读——通晓诗意,读出韵味(5分钟) 
师:在同学们诵读声中,不知不觉我们到了梁甫,曹植所吟诵的古诗啊,我们可能听不大懂,怎么办呢?下面就让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再读—通晓诗意,读出韵味。 
1、(出示投影)请自由朗读诗歌,对照课文下注释,理解诗句意思。如有疑难,可与小组内讨论,也可举手问老师。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讲解诗句意思。 
2、生自学;师巡视,将学生有疑难的共性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3、指名学生译讲诗歌。 
师备案  
4、全部讲完,学生齐读诗歌一遍。 
   师:好!同学们对本首诗的内容理解得不错了!下面让我们再次朗读诗歌,注意:边读边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表现的意境。  
五、 品读—— 体悟情感,含英咀华(6分钟) 
1、 师:从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中,老师听出了你们的自信已经充分的建立起来了,下面我们进行第三个环节,老师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 
(幻灯)品读—— 体悟情感,含英咀华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思考:这首诗好在哪里? 
1、(屏显)1  古人讲究炼字,常常“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这首诗哪些字用得好?为什么? 
2  贾岛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首诗中哪些句子写得好,试赏析。 
选出你最有感触的句子(字),写一写。 
我读----句(词),眼前浮现出了———————————————————————————————————的画面。 
我读----句 (词),   体会到了诗人 ——————————————————————————————————的情感。 
我读----句(词), 仿佛看到诗人 ——————————————————————————————————的形象。 
  
 3分钟后,请同学们结合诗句回答,比谁回答准确。 
2、学生自学,师巡视。2分钟后检测、交流。 
(分析过程:a.让多名学生回答,并从诗中找出词句作证;b.其他同学加以补充;c.师引导辨析) 
答案:  
学生进行赏析,师适时点评、鼓励。  
  
3、再读诗歌,要求读出作者对下层人民苦难生活的深切同情的感情。 
(这一过程,板书) 
六、想一想  感受诗之情  (8分钟)                
  师: 通过同学们刚才对诗歌的理解品读,我们一定会感觉到:在诗中,诗人像一位高超的摄影师,将镜头对准边海人民苦难的生活,将悲惨的画面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 
 让我们来想一想(屏显)根据诗歌推测曹植生活的社会是怎样的?诗人写此诗的目的是什么?曹植作为一个王孙公子,为何会发出如此感慨? 
所以,东方树《昭昧詹言》:“意厚词瞻,气格雄浑。”  
七、结束新课(1分钟) 
师:同学们,我们的“梁甫行”就要结束了,请不要忘记曹植悲天悯人的情怀;不要忘记社会动乱带给人民的苦难;不要忘记珍惜和平年代的幸福日子;更不要忘记我们曾经欢聚一堂,共同学习。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