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笑谈》教学设计12
  | 
 | 
作者:18780236298  上传者:18780236298  日期:20-12-07  | 
 
 
 一、教学目标: 
1. 默读课文,勾画重点语句把握文章思路。 
2.通过摘录,批注揣摩文中写“观察者”与“ 被观察者” 的精彩语段 ,学习生动传神的笔法,体会行文活泼又不乏幽默的特点。 
3.体会作者对动物、自然的挚爱,对生命的尊重,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忘我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摘录,批注揣摩文中写“观察者”与“ 被观察者” 的精彩语段 ,学习生动传神的笔法,体会行文活泼又不乏幽默的特点。 
2.探究“笑谈”背后的深意 
三、教学方法:默读勾画摘录批注 
预设教学流程: 
布置预习: 
方法提示: 
1.实践默读(不出声,不指读,一般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2.用波浪线符号做好勾画展示表明时间变化、地点转换的语句。 
提示:关注开头、结尾、重要句子(段首句;过渡句;穿插在叙述文字中抒情句,议论句。) 
3.实践批注(赏析式批注和感悟式批注) 
任务呈现:1.默读课文,结合“旁批”“阅读提示”,概括“笑料”; 
2.笑点在何处?(语言角度的赏析式批注,至少三处,然后小组交流。) 
一、导入课题 
从来没有哪个国王,能够像所罗门这样,他可以和蝴蝶说话,就像两人闲聊家常。—— [英]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 
所罗门王又指环能实现与动物的和谐对话,大家认为康拉德•劳伦兹有这样的“指环”吗?(……)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五单元《动物笑谈》,去寻找这份答案。 
二、关注题目 
谁能说说题目作何解释?(谈论和动物有关的趣事)大家觉得应该带着怎样一种感情来朗读比较恰当呢?(惊喜、激动)请几位同学分别朗读题目。 
我们在题目后面加上一个语气词这份感情会更强烈一些,你觉得加哪个词更好呢?” ( 啦!) 
三、概括“笑”料 
笑谈的对象有哪些?从哪一句话读出来?(第一句话——主角:观察者;配角——动物) 
请同学们一气呵成默读课文,边默读边勾画展示表明时间变化、地点转换的语句,然后概括文章的“笑料”。 
提示:关注标题、开头、结尾和重要句子(段首句;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句;穿插在叙述文字中间的抒情句、议论句) 
预设:小凫通过叫声找母亲;小凫对母亲索取不休;大鹦鹉“可可”把我父亲的扣子咬下来;“可可”把母亲的毛线缠绕在树上;我学着当母水鸭,小鸭子非常依赖我;我对前来寻找我的可可大声喊叫! 
四、揣摩“笑”点 
课前我们一起关注了批注的知识卡片,并对文中的10处旁批进行了分类了解,接下来就让我们继续默读课文,摘录文中逗笑细节,运用批注,圈出重点词,细细 揣摩字里行间暗蕴含的情感和旨趣味。(自主合作交流)(个人读小组读) 
示例:它们的小眼睛焦急地向四周探索,却不会朝上方看,没有多久,就像被弃的小鸭子一般,发出细细的尖叫,哭起来了。 
赏析:“焦急”是神态描写,“探索”“尖叫”是动作描写,准确生动写出小水鸭们找不到“我”扮演的鸭妈妈时的焦急、害怕;“哭”起来是拟人修辞手法,生动写出作者对这些小动物的怜爱、呵护之情。(关注描写和修辞) 
如何朗读?语速稍快,读出强调,读出情感。 
学生交流,并渗透落实作业本二甲 
我看出来这是一只白鸟——老天!这不是可可吗?它的翅膀稳定地动着,不是很清楚地表示它正要去做长途飞行?(关注标点) 
可可似乎很清楚那一团团柔软的毛线是干什么用的,它总是一口咬住露在外面的活线头,很快地飞到空中,把一整团线都打开来,就像一个纸风筝拖着一条极长的尾巴。它总是蹿得高高的,然后就绕着我们屋子前面的柠檬树有规则地打起转来。(关注重复) 
总结语言特色:诙谐幽默,生动有趣! 
预设:聚焦这位观察者的“疯举”。 
(1)一个有着一大把胡子的大男人,屈着膝,弯着腰,低着头在草地上爬着,一边不时回头偷看,一边大声地学着鸭子的叫声—— (学术赏析和朗读) 
谈一谈作者为什么要学母水鸭的叫声?观察——疑问——实验——猜想——结论——实验——证实 
他就是那样:专注研究,高度敬业! 
总结:指环密码——认真严谨的科学精神 
(2)怎么办?该不该喊它一声呢?对了,你听过黄冠大鹦鹉的鸣声没有?假使没有,只要想想用老法子杀猪时猪的嚎声,再用扩音器放大几倍就得了。如果一个人用尽全身之力,把嗓门憋得尖尖的,发出“哦——啊”的叫声,虽说比不上大鹦鹉的气势,听起来也蛮像了。 
(学生仿读) 
不过我到底还是叫了。我四周的人一个个都像生了根似的定在那里。 
(变换视角来感慨)——作业本任务二乙 
(预设:天哪,这个人是不是疯人院里出来的呀! 
OH,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此惨叫,太惊悚了,一定是脑子有问题了! 
这杀猪般的嚎叫如此凄凉,他到底怎么啦?!) 
不顾自己的尊严,与动物打成一片,很有耐心和爱心。 
拓展:康拉德•劳伦兹 
1903年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 
1933年,获得动物学博士; 
1941年,他被征召到德国军队,成为医师。 
1944年到1948年间,苏联战犯。 
1948年释放,1949《所罗门王的指环》出版,他虽经历坎坷,但在被俘期间一直没有放弃科学研究。做了战俘之后,他只做了两件事:一件是写书,另一件是养了一只乌鸦。所以他被释放时,也只带了两样东西:一样是他写的书稿,一样是他当战俘时养的那只乌鸦。 
他就是那样:执着不懈地关爱着动物、尊重着生命! 
总结:指环密码——高尚的人文情怀 
科学研究不全是为了实用,追求真理本身就是充满乐趣。 
——教材阅读提示 
五、探究“笑”味 
通过交流“笑点”,我们破译了康拉德.劳伦兹亲近动物的指环密码,那么在这些“笑谈”的背后,又体悟到了什么处世之道?(小组合作探究) 
“笑”的背后是作者把动物视为平等朋友的尊重和热爱;“笑”的背后是一种提醒,提醒我们树立善待生命,亲近自然、与动物友好相处的正确生存态度;“笑”的背后是为了“探求真理”,表现出专注的科学态度和忘我的科研精神;“笑”的背后告诉我们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方式,用童趣的眼光去看待动物,去发现不一样的美…… 
是啊,笑的背后,其实是尊重与敬畏,是痴心与爱心。 
所以课文题目“动物笑谈”,既是深情地赞美,更是一种呼唤,呼唤我们大家呵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如果想让这呼唤之情来得更强烈些,我们是不是可以在题目后面另外加一个语气词呢?(“吧!”)深情朗读三次。 
六、归纳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践行默读,勾画,摘录和批注地阅读方法,抓住文本结合单元导读、阅读提示,课文旁批,《作业本》习题,合作探究了劳伦兹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地“指环”密码,希望他对科学的执着,对动物的爱心,能深深感染你,课后进一步积极阅读《所罗门指环》等相关的文章,去享受属于我们的“动物笑谈”吧! 
七、课堂寄语 
动物是我们的朋友,大自然就是我们的家园! 
附板书: 
 |   |   
 
   
     
         
          | 标题: | 
          《动物笑谈》教学设计12 | 
         
         
          | 文件大小: | 
          70K | 
         
         
          | 文件格式: | 
          zip | 
         
 
          | 作者: | 
          18780236298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