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不能淫》练习2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0-12-01  | 
 
 
     《富贵不能淫》练习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1、【诚】 真正,确实。  2、【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3、【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4、【焉】怎么,哪里。  5、【丈夫之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冠】,行冠礼。  6、【父命之】父亲给以训导。【命】,教导、训诲。  7、【戒】告诫。下文的“戒”是谨慎的意思。  8、【女家】这里指夫家。【女】,同“汝”,你。  9、【夫子】这里指丈夫。  10、【正】准则,标准。  1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太道】  (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12、【与民由之】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由】,遵循。  13、【独行其道】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14、【淫】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  15、【移】改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  16、【屈】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作为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这哪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     3、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     4、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到了你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     5、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把顺从当作准则,是妇女之道。     6、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     7、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能实现理想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自己的道路。     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  三、重点知识积累:  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① 往之女家:女通“汝”,意思:你。            ② 丈夫之冠也:古今异义:成年男子。     ③ 富贵不能淫:动词使动用法:使……扰乱       ④ 贫贱不能移:动词使动用法:使……改变     ⑤ 威武不能屈: 动词使动用法:使……屈服      ⑥ 居天下之广居:动词活用为名词:居所,住宅     2、解释下列句中 “之”的用法:     ① 丈夫之冠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 父命之:代词,指“男子”     ③ 母命之 :代词,指“女子”     ④ 妾妇之道也 :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⑤ 与民由之:代词,指“大道”,即儒家提倡的“义”     3、解释字词:  ①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能,能够                  ② 得志 :实现     ③ 往送之门,戒之曰  训导                     ④ 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谨慎     4、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5、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6、对比分析孟子所说“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     四、简答题  1. 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2分)  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2. 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4分)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4分,意到即可,酌情给分)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 妾妇之道 (  方法      )                  ②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   这,这样的人    )  ③ 居天下之广居(  居住     )                ④ 无违夫子( 违背 )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  )  例句:女子之嫁也  A. 悍吏之来吾乡(《捕蛇者说》)              B. 至之市而忘操之。(《郑人买履》)  C.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D.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鱼我所欲也》)     5.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6. 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2分)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委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或“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1分) 文天祥、鲁迅、项羽等典型例子(1分)。     7.“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各指代什么?(2分)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8.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2分)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9.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2分)   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     10. 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这句话出自《孟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   |   
 
   
     
         
          | 标题: | 
          《富贵不能淫》练习2 | 
         
         
          | 文件大小: | 
          7K | 
         
         
          | 文件格式: | 
          zip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