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背诵的孔子语录及默写练习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0-03-11  | 
 
 
 孔子语录必背的19句: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0.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1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1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13.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14.子曰:“岁寒,然后知 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 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1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17.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18.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19.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相关练习: 
 
《孔子语录》 
1、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阐述关于对待学习应保持正确态度的语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孔子评论孔文子的两句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论语》谈学习态度的语句是:(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论语》谈学习方法的语句是:(1)学而时习之;(2)温故知新;(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默而识之。 
9、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11、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2、每日反省自身品德修养的句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3、为人处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4、《论语》谈学习态度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5、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个人应有的修养和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6、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7、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的胸怀、坚忍的品质的句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8、比喻有节操的人有坚韧的力量,耐得住困苦,受得了折磨,不至于改变初心的句子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19、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的原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孔子倡导实事求是的求知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1、强调要随时随地虚心向周围的人学习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2、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3、孔子借物候现象比喻高尚节操的句子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24、孔子认为“恕”的含义应该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 从字面来看,是“如心”,也就是“如自己的心”。 恕,仁也。——《说文》  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    以心度物曰恕。——《声类》   以己量人谓之恕。——《贾子道术》。《论语》解释说:每个人通过对自己的“心”的观察,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进而据此推断他人会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因为自己喜欢什么,而成全别人的喜欢,这就叫“忠”(为其一部分含义),也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因为自己不喜欢什么,而知道别人也不喜欢什么,因而不愿意将这些别人不喜欢的事情强加到别人身上,这就是“恕”) 
25、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一人是可以学习的能者,选择他的长处学习,也要与他的短处对比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6、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7、体现古人注重思想修养,严格要求自己,善于自我批评的句子是: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8、选择别人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