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从军征》教学实录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0-03-10  | 
 
 
 《十五从军征》教学实录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大意,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运用咬文嚼字和展开想象的方法,揣摩理解诗句含义。 
3.感受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激发学生热爱和珍惜和平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标1、标2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诗题 
1.说起战争,你会想到什么?生1到生3。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跟战争有关的诗。 
2.齐读课题。你从标题中了解到什么信息?(抓重点、用自己的话说说) 
过渡:十五岁的小小年纪就随着军队出征,后来又有怎样的故事?一起来走进课文。 
二、明诗意 
1.师:请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能读出诗歌的节奏就更好了。 
2. 师:谁愿意来读一读。抽生读。    学生互评。 
3.男女生合作读一读,女生读前半句,男生读后半句。我发现还有一些同学字音没有读准。 
出示PPT  我们一起把诗句中的生字读一读。 
4.结合注释,自己说说各诗句的意思。  指名用自己的话讲解。 
5.(回顾板书)这是一首叙事诗,刚才那位同学也谈到了他的意思。其实,它向我们传递了五个一。一个征战多年回家的老翁、归家途中的一次谈话、回家看到的景象、做出饭菜无人品尝,出门远望流下了眼泪。(补充板书:一翁、一言、一景、一行、一泪), 
三、入诗境 
1.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老翁,了解他的故事。 
(一)一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师:古诗语言简练,一个词语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含义。 
1.这两句中的哪些字词触动了你,你从中读懂了什么?生1、生2 
(你了解了字词的意思。)(透过这些词语,我们还可以品味主人公的情感) 
我们把这种抓关键词理解诗句的方法称为:咬文嚼字。板书:咬文嚼字 
2.“征”是什么意思?透过这个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1、生2、生3。(想象时你抓住了细节,更生动了)(你把我们带到了主人公身边) 
这首诗歌写于1900年前,通过你们的描述,我们得以穿越时空,老师也明白了:要想读懂古诗,就要展开想象。板书:展开想象。 
3. 在大家的描述中,老师也仿佛看到了…… 
A:三十岁的他,本有着温柔的妻子和淘气的孩子,如今却伤痕累累地躺在帐篷外,鲜血浸透了他的衣裳:思念着家乡的他,能回去吗?十五从军征,三十……。 
B:又过了三十年,六十岁的他头发花白,背也驼了,他多想回家呀,但,他能回去吗?(不能):十五从军征,六十……。 
C:又过了二十年,他已经八十岁了,你看,他,步履蹒跚,拄着拐杖,实在不能再征战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十五到八十,整整六十五年,六十五年的征战中,唯一不变的是老兵对家的思念。(板书:盼归家) 
(二)自主学习、交流汇报 
1.(PPT出示)小组长带领大家,选择你们印象比较深的1-2个部分,运用咬文嚼字和展开想象的办法,自主合作学习。 |   |   
 
   
     
         
          | 标题: | 
          《十五从军征》教学实录 | 
         
         
          | 文件大小: | 
          24K | 
         
         
          | 文件格式: | 
          zip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