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说课比赛稿
  | 
 | 
作者:thfeng_t  上传者:thfeng_t  日期:20-02-09  | 
 
 
 2011年公共基础课说课比赛稿 
《从军行》 
田海凤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选自五年制高职语文第四册第四课《唐诗四首》,题目是王昌龄的《从军行》(其四),今天我要说的是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定位、教学重点确立、教学难点突破、教学过程的实施及其设计依据。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高职语文第四册属于文学赏析课,其中第一单元《诗歌赏析一》选材属于古代诗歌范畴,而第四课所选为唐代诗歌,旨在通过学习,指导学生了解我国唐代诗歌的发展脉络,掌握部分代表作品蕴含的文化内涵,学习到古代诗歌创作和过程和方法,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古代诗歌赏析的水平。 
(二)教学目标定位: 
本课王昌龄的《从军行》(其四)作为唐代诗歌中的边塞诗派的一篇,本课力求要在使学生了解该诗派成因及其共同特点的知识同时,掌握王昌龄边塞诗歌的特点以及欣赏该类诗歌的方法步骤,并以崇高的精神鼓舞学生,培养高尚的情趣。 
据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实现掌握文学、文体知识和提高鉴赏水平,以及培养高尚情操三个层面的要求,具体体现为: 
1、知识目标: 
⑴了解我国近体诗的发展情况及体例 ; 
⑵了解边塞诗歌的特点。 
2、能力目标: 
⑴掌握诗人的精湛构思和独特风格。;  
⑵鉴赏同类诗歌,进一步了解诗人边塞诗的艺术特色 
3、情感目标: 
⑴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⑵品味诗人笔下的思乡之情与誓死杀敌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确立: 
1、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设计依据:【教学重点的确立依据教学目标中对提高鉴赏水平和培养高尚情操两个不同层面的要求,同时,也是实现本课能力目标的有效方式。】 
(四)教学难点突破: 
理解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的艺术技巧。 
设计依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熏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本课教学中,通过分析典型环境,设身处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并通过鉴赏同类诗歌,进一步了解诗人边塞诗的艺术特色,能够拓展学生思维,引发思考,激发报国热情。】 
二、说教法: 
1、诵读鉴赏法:该法是本课的主导教法,贯穿于整堂课的教学实施过程中。 
设计依据:【本课通过诵读过去所学边塞诗和反复诵读本篇以及诵读新诗篇温故而知新,使学生将过去所学作为学习的基础和准备,举一反三将本课所学运用到其它诗篇的鉴赏中,使学生在分析、归纳中掌握鉴赏技巧,达成教学目标。】 
2、情境训练法 
解析具体情境,使学生设身处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领会边塞诗的内涵,也使其爱国主义精神得以培养。 
3、比较法:主要用于同类诗歌鉴赏的教学。 
在学习本篇后与过去所学边塞诗比较,鉴赏其它边塞诗时运用。 
设计依据:【教学中的比较是—种智力技能,实践证明,比较法是—种掌握新知,巩固旧知,加深印象,深化理解的好方法,因此,在课堂中我安排了比较思考练习。】 
另外,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使学生对诗歌的意境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加深了其感性印象,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多媒体课件主要用于: 
①诗歌流派及作者简介的展示; 
②教学内容相关视频及图片的展示; 
③相关诗歌的展示; 
○4探究问题的设置。 
 
三、说学法: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电子专业高职二年级学生,其已具有一定的诗歌基础,并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及判断、思考能力。但与此同时,因生活阅历及文学积累所限,其在诗歌流派的具体了解及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等方面尚有待训练。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及学生特性,特确立如下学习方法: 
1、温故知新、举一反三法 
讨论通过诵读过去所学同流派作品,拉近与作品的距离,初步掌握学习此类诗歌的方法步骤。 
2、 诵读法: 
反复诵读对于领会诗歌的内涵与情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我校学生群体而言,语文教学要加强诵读训练。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加深学生对该诗歌的理解,强化印象。 
3、知人论世法 
在了解历史背景、作者身世、了解诗歌发展历史脉络的的前提下分析作品。 
4、问题探究法: 
只有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而后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才可能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本课的教学结构安排正是遵循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思路进行的。 
 
四、	说教学程序: 
为使学生对本诗篇的学习不感陌生,更快地进入到学习新知的活动中,通过了解学生对旧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记忆情况。 
本课的课堂教学包括“复习导入”、“温故立新”、“新知新得”、“训练强化”、“总结提高”五大环节: 
(一)	复习导入:  (2分钟) 
  由春天来临引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进而引入到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请学生回忆、诵读。 
设计依据:【以学生回忆、诵读的形式导入本课,有助于在开场就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学生课前体验、感受,迅速走近本课所学内容—边塞诗,并为实现本课的有效教学提供了有利保障。】 
(二)	温故立新:  (5分钟)  
和学生一起分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了解边塞诗,了解此类诗歌的欣赏技巧。 
设计依据:【从以上方面对旧知进行分析,有助于在巩固旧知的同时,帮助学生建立新的知识体系,将旧有知识纳入新的框架中,为完成本课教学任务奠定基础。】 
(三)	新知新得:  (20分钟) 
 结合学生学习过的知识和学习提示,使学生了解社会历史背景和作者、诗体知识,在此基础上以各种形式反复诵读,以问题展开对诗歌情景交融意境特色的学习、领悟。 
首先, 以问题指导学生自读,思考和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感情; 
其次, 联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归纳边塞诗的基本特点。 
设计依据:【以知人论世的方法走近作品,以问题带动学生思考,通过意象、意境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是诗歌赏析的重要方法,通过比较、归纳,总结出边塞诗的特点,这样不但引导学生掌握本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也使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得以提高,使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得到锻炼。】 
(四)  举一反三:  (12分钟) 
1、朗诵本诗。 
2、练习册第5题。 
3、迁移:请学生分析王昌龄同类题材的诗歌。王昌龄《从军行》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分析它们在抒情上、环境与心理描写上有何不同。 
设计依据:【朗诵能够强化学生对诗歌意境与思想感情的理解;练习题可以强化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使学生举一反三,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五)  总结提高:  (3分钟) 
结合当堂课学习的情况,总结巩固本课的重点内容,并针对学生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对边塞诗,从而实现本课教学难点的突破。 
设计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总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对服务语言 “人文性”的感悟,将对他们运用服务语言的规范和技巧大有裨益,并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等方面的收获与提高,从而使本课教学目标得以全面实现。】 
(六)延伸阅读(2分钟) 
王昌龄《出塞》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历人未还”和《芙蓉楼送辛渐》。 
(七)布置作业(1分钟) 
默写本课诗歌。 
设计依据:朗诵是诗歌学习的重要方法,而默写能够加深学生对诗歌的感受。 
板书设计: 
从军行 
边塞诗:主要内容边塞军旅生活,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 
代表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 
王昌龄:字少伯,盛唐边塞诗人。“七绝圣手”“诗家夫子王江宁” 
《从军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内容叙述军旅战争之事。本诗体现了出征将士报国御敌,以身许国的壮志。  
古诗鉴赏三步:一读,二悟,三品 
总结: 
本课的教学,以认识论、实践论等思想为指导,从学生课初的温故知新入手,到知人论世、反复诵读、情境分析、比较归纳、举一反三,总结提炼,形成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系统学习过程。并且,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学生的文学常识得到了巩固,鉴赏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通过反复诵读,情境分析,人物分析,学生的人文情怀得以熏陶。最终有效实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恳请各位老师指正,谢谢! 
 
 
 |   |   
 
   
     
         
          | 标题: | 
          《从军行》说课比赛稿 | 
         
         
          | 文件大小: | 
          11K | 
         
         
          | 文件格式: | 
          zip | 
         
 
          | 作者: | 
          thfeng_t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