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河油田2020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9-12-09  | 
 
 
 高三10月考试 
 语 文(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中有着丰富的自由思想资源。在儒家文化里,自由主要涉及人与自身关系以及人与社会关系。在儒学的自由思想中,无论是个体通过体认纯善本心以回归人性本质,还是人在社会关系中通过“修齐治平”自愿选择与践履社会礼法,都高扬着人的自主性、能动性。 
儒家的自由思想与儒家学者对人性本质的认识息息相关。儒家性善论认为先天至善的德性是人的本质,人要想在现实生活的各种纷繁诱惑中回归德性从而最终获得个体自由,就只能在长期修养中不断提升自我的生命境界、追求内在精神的充实与圆融。 
关于人的本性,孔子认为,“仁者,人也”,初步奠定了儒学性善论的基调。孟子进一步发挥孔子“仁”的内涵特征,认为人异于禽兽的“几希”之处就在于人所拥有的至善本心,人的本真存在即为至善的道德存在。人若认识到自身所具有的优异秉性,就能够自立于天地间,不为私欲流俗夺其贵。因此,在儒家看来,个体自由的实现要求将其固有的良心正性表现为纯粹主体意愿的自然流露,并通过主体的自觉行为有效地保证道德实践的完成。 
儒家以“修齐治平,内圣外王”为途径,试图通过“克己”以“复礼”,来达至社会整体自由的实现。儒家文化认为,实现“修齐治平,内圣外王”的方法是“推己及人”。孔子由“忠恕”二字入手,认为“忠”即尽己之心,是对自我的认识;“恕”是推己及人,是对自我的控制。在社会生活中,人在实现个体利益时必须遵守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原则,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此基础上,还必须把个人利益的实现与成全他人利益相结合,以他人利益的充分实现作为自我利益实现的前提,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儒家思想在社会层面上指明了个人道德修养由内而外社会化扩展的途径,充分肯定了道德在实现社会自由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为保证道德由内而外不断社会化扩充的有效实现,儒家建立了一套道德的外在表现形式,即礼。儒家倡导将礼作为社会中完整的行为规范体系,力图通过礼的实施来实现社会中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和个体在人际交往中的自由。在礼与法的关系上,儒家将礼确定为规范人们社会交往的第一位准则,而将法家所提出的强制性的“法”与“刑”仅作为实现礼的第二 |   |   
 
   
     
         
          | 标题: | 
          辽宁省辽河油田2020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 
         
         
          | 文件大小: | 
          33K | 
         
         
          | 文件格式: | 
          zip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