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教案1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9-12-05  |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3.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请大家猜一则谜语,这是一首古诗:“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猜到了吗?对,就是白鹭。这是杜牧笔下的白鹭,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也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我们一起来赏析此文。 
  二、作者简介 
    郭沫若: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学,原学医,回国后从事文艺活动。1924年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倡导革命文学。1949年后,担任新中国文联主席,继续进行文学创作。他长期担负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组织领导工作,对发展中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1978年病逝北京。生平著述很多,诗集《女神》,历史剧作《蔡文姬》等,现有《郭沫若全集》留世。 
  三、初讲课文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想一想课文写了白鹭哪几方面? 
    明确: 
    第一段(1)写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第二段(2-5)写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 
    第三段(6-9)写白鹭在觅食、栖息、飞行时充满韵味。 
    第四段(10)写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四、精读指导 
   1.指名朗读找出能体会作者感情的句子,读中品析。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文首、文尾相呼应,首尾圆合,深化了文旨。) 
   2.探究: 
    ①通常的诗有什么特点?(语言精练、开锅、节奏感强,充满意境) 
    ②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意味无穷的诗”? 
     a、自读2~9节选择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并说明原因。 
     b、第2~5节写的是白鹭的“精巧”,第2节是概括地描写,第5节是具体的描写。 
     c、第6-8节写的是白鹭的“韵味无穷”,作者从白鹭觅食、栖息、飞行这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韵味。 
     d、细细揣摩第七节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以《白鹭真的在瞭望吗?》为题目,“晴天的早晨,白鹭常常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为开头,说话,陈述自己的观点。) 
    小结:静态的精巧、动态的韵味,都是一幅幅值得欣赏、口味的画。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 
    ①这是什么句?请换一种说法。 
    (反问句,白鹭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歌。) 
    ②'白鹭不会唱歌',为何还说'白鹭的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歌'? 
    (白鹭的外形那么漂亮,活动那么高雅,虽然它不会发出宛转的声音,但它能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带来欢乐,它就是一首无声的歌。) 
   3.说说自然界里还有哪些情景充满韵味? 
    (蜜蜂采蜜、秋虫呼叫、冬梅傲雪、高山流水、小桥人家……) 
   4.指导朗读 
    (第三段的背诵:'觅食-栖息-低飞-不会唱歌') 
   5.总结全文,巩固提高 
    作家郭沫若以诗人独特的眼睛和诗心,善于发现美、鉴赏美、评价美,发生动、形象、简洁和富于感情色彩的语言,借鉴电影蒙太奇的艺术,创造了气韵生动、情景俱美的意境,宛如一首流动的音乐,韵味无穷的诗歌,艺术地再现了白鹭不同角度的美,给读者以无限美好的艺术享受。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