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累与运用(1~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第1卷(选择题,共30分) 
1.下列加点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荟萃(cuì)    拎(līn)包    模(mú)样   书声琅琅(láng) 
B.稽(qǐ)首     隽(juàn)永    佃(tián)农  强(qiǎng)词夺理 
C.杠(gāng)杆    盔(kuī)甲    供给(jǐ)   铿(kēng)锵有力 
D.龟(jūn)裂    花蕊(ruǐ)    埋(mán)怨   锲(qì)而不舍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梅花傲雪绽放,它的孤高让世人_____;雄鹰搏击蓝天,它的价值得以完美展现;陶潜弃官采菊,种豆南山,他的形象光彩夺目;邓稼先毅然回国,功成“两弹”,他的伟绩_____._____人生的长度无法由人做主,_____人生的厚度可以因找准自己的位置而增加。 
A.神往    家喻户晓    虽然    但是 
B.艳羡    举世瞩目    虽然    但是 
C.艳羡    家喻户晓    因为    所以 
D.神往    举世瞩目    因为    所以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丹心铸魂”雕塑艺术展设在国家博物馆举行,观众摩肩接踵。 
B.苏州园林修剪和栽种树木也着眼于画意。 
C.开展“绿色网络”进校园,是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需要。 
D.蜜蜂和其他传粉媒介的减少,导致一些作物的产量下降。 
4.下列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始龀,刚换牙,指七八岁:弱冠,古时男子十五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B.欧阳修,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卖油翁》《醉翁亭记》都是他的作品。 
C.莫泊桑,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D.千里走单骑、华容道释曹操、大闹长坂桥,分别显示了关羽忠、义、勇的英雄本色。 
  
  
  
答案: 
(1)【分析】本题考查字的读音,汉字当中有很多多音字,要结合平时的课文学习来归类整理。要结合汉字的拼音规则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声字、形近字能准确辨析。 
【解答】A.正确; B.有误,“佃(tián)农”中的“佃”一字应读作“diàn”; C.有误,“杠(gāng)杆”中的“杠”一字应读作“gàng”; D.有误,“锲(qì)而不舍”中的“锲”一字应读作“qiè”; 故选:A。 
(2)【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 
【解答】“神往”指心中向往。“艳羡”十分羡慕,联系“孤高”一词,第一空应选“艳羡”;“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举世瞩目”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后者程度更深,结合“伟绩”一词,第二空应选“举世瞩目”;“人生的长度无法由人做主”与“人生的厚度可以因找准自己的位置而增加。”之间是转折关系,应选关联词“虽然    但是”。 故选:B。 
(3)【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有误,句式杂糅,去掉“设”; B.有误,语序不当,改为“栽种和修剪”; C.有误,缺少宾语中心语,“进校园”后加“活动”; D.正确。 故选:D。 
  
(4)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识记的能力。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纷繁。包括传统文化中事关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罚等相关知识。学生平时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解答】A.有误,弱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不是十五岁; B.有误,欧阳修,宋代文学家而不是唐代; C.正确; D.有误,“大闹长坂桥”的是张飞不是关羽; 故选: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