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分析人物形象 
(一)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1.从小说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方面入手 
因为这些直接决定人物的言行,影响人物的形象(性格)。 
2.从刻画人物的手法入手 
通过小说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细节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概括出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 
3.从分析情节入手 
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因此引起的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 
4.从分析环境入手 
探究人物命运及其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有时还要联系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 
5.从人物间的关系、作者的议论(评价)、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入手 
许多小说作品所提供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这就要求我们准确分析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确定主次,从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中,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作者的评论或其他人物的评价,更是人物性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注意: 
1、分析人物形象一定要结合时代背景,把人物放到特定的时代去分析; 
2、要结合叙事情节,要根据人物自身的言行来分析,要分析作者带倾向性的议论,揣测作者的情感倾向。 
  
(二)概括人物性格常用术语 
1、勤劳、 朴实 、善良、真诚、执着、顽强、守信、踏实、谨慎、从容淡定、乐观开朗 
2、自私、虚伪、贪婪、卑鄙、趋炎附势、见风使舵、阿谀奉承、阴险狡诈、心胸狭窄、爱慕虚荣 
3、聪明、机智、精明、干练、伶俐 
4、热心体贴、善解人意、乐于助人、大公无私、有平常心、有生活情趣 
5、有理想、有担当、有责任心、有上进心、 
6、粗鲁、无耻、损人利己 
  
考点二 人物形象的作用 
(一)主要人物的作用 
1、对情节产生推动作用 
2、对主题的作用:①通过塑造主要形象来表现某种价值观、道德观或行为品行;②通过主要形象的命运发展来反映某种社会现状,讽刺或揭露社会的不公;③借助主要形象表达作者的某种主张或寄托某种情感。 
(二)次要人物的作用 
1、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2、牵线搭桥,推动情节;是整个事件的见证者。 
3、衬托主要人物,使主要人物更加鲜明。 
4、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渲染气氛的次要人物多为群体人物。 
1、      揭示主题,增加艺术感染力 
  
考点三 人物形象手法 
  
考点四  物象的作用 
1、 突出人物性格 
2、 揭示深化主题 
3、 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串起相关情节 
4、 交代环境 
5、 具有象征意义 
  
小说环境描写考点 
考点一  环境的类型 
(一)自然环境 
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二)社会环境 
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它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 
  
考点二 环境描写的常见手法 
(一)描写技巧角度 
1、细节描写、场面描写、白描、细描; 
2、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色彩的渲染、衬托; 
3、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描写。 
(二)写景角度 
1、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 
2、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 
3、写景顺序:远近结合、高低结合、内外结合 
  
考点三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1.对环境自身的作用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②暗示社会环境,如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特征。 
③渲染故事气氛,奠定情感基调。 
2.对人物的作用 
①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人物性格、衬托人物情感,促使人物思想情感的转变,暗示人物命运。 
3.对情节的作用 
①暗示或推动情节发展。 
②为后面情节的发展做铺垫或制造悬念。 
③有时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使文脉更清晰或有起伏波折。 
④相互照应(照应标题或开头或结尾等),使文脉更加紧凑完整。 
4.对主题的作用 
分析环境对主题表达的作用,或表达,或寄托(揭示、暗示、深化)主题。 
(二)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1、展示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 
2、揭示形成人物性格的社会基础。 
3、揭示影响人物行动的因素。 
4、预示人物或悲或喜的命运。 
5、揭示社会本质特征,凸显小说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