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别》课堂教学实录2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8-11-26  | 
 
 
  老师:李白路过湖北襄阳的时候认识了孟浩然,他们一见如故,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一天孟浩然要去扬州做事,对于朝夕相处的好朋友来说,他们难舍难分依依不舍。 
  板书课题 
  老师:请大家伸出右手跟老师书写课题。 
  老师边写边说:鹤字要写紧凑一些。 
  老师:来,一起读一下课题。 
  学生读课题 
  老师:嗯,还真有点送别的味道。 
  老师:再读一遍 
  老师: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大家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读课文 
  老师:读完了吗?大家读书的样子最好看,读完以后能不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学生:课文说的是晚春三月李白送孟浩然。 
  老师:你非常会抓关键词,时间、地点、人物连起来说。 
  又一学生回答 
  老师:有没有同学能把他们两个的回答完整地说一遍? 
  学生回答 
  老师:你可以当领导善于总结。大家读了课文,字音读准了吗?老师想检查一下。上面有十个词语,自由读读。课件出示词语。 
  烟雾迷蒙繁花似锦杨柳依依沙鸥点点 
  依依惜别按捺不住浩浩荡荡永世不绝 
  学生自由读。 
  老师:有谁愿意读一下 
  学生读 
  老师:一字一顿有板有眼。字音不光要读准,还要读出词语的味道来。 
  又点一生读。 
  老师:听大家读词语的感觉,就像读饮料的感觉,有滋有味。 
  课件出示的部分词语变了颜色。 
  老师:我请同学读,一个读红色一个读蓝色,让我们听出故事来。 
  两个学生站起来读。 
  老师:我是听出了故事看到了画面,就是没听到掌声。 
  学生鼓掌。 
  老师:自己试着读读这首诗。 
  学生读诗歌 
  老师:摇头晃脑的,非常棒,谁愿意来读这首诗? 
  老师:节奏感非常明快,谁愿意再读? 
  学生读 
  老师:这个同学读的时候,我觉得他身上具有诗人的气质,读得古色古香。 
  老师:这首诗的意思你明白了吗? 
  学生逐句谈了自己的理解。 
  老师:这些句子的意思我隐隐约约都能在课文中找到,请大家默读课文,把文中相对应的地方画下来。 
  学生在书上勾画,老师巡视。 
  老师:前两句诗相对应的地方谁找出来了? 
  学生: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 
  对应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老师:火眼金睛,找得准也读得好。 
  学生: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远方。 
  对应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老师:找得准读得好,声情并茂。请大家认真地小声地读读文,揣摩一下 
  女同学读文,男同学读诗。 
  老师:女生像李清照,男生像李白。下面我找个班上读得好的来读,读得好我给你发金嗓子奖。 
  一生读 
  老师:太美了,画面读出来了,诗人的味道也读出来了。 
  学生读 
  老师:从大家的朗读的声音里我都感觉到一股浓浓的感情,依依惜别的感情。在文中的哪一段落找出来。 
  学生:第二段 
  出示这段课文 
  老师:谁来读读这段? 
  学生读 
  老师:好奇怪呀,好朋友相别应该是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怎么不说话了呢? 
  学生:我们只是暂时分别。 
  老师:大家想想还有没有更好地答案? 
  学生:因为不想说 
  老师:此时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李白这段深情的话我们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体会到了可能他非常不愿意孟浩然走。 
  老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老师:这是一种感觉。下一句呢? 
  学生:我感觉李白有浓浓的友情。 
  老师:用你的声音把这种敬仰这种不舍读出来。 
  学生读 
  老师:我站在她身边感受到了他的敬仰他的故事,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们虽然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等会我们请全班最好的朋友最好的知己来表演这段对话。 
  老师:谁来做李白?在我们班你最好的朋友是谁? 
  两名学生角色朗读。 
  老师:多好的一对朋友,多么感人的画面哪!此时此景就连岸边的花也会黯然落泪,我们也随同孟浩然去江边送送他的好朋友李白吧。 
  音乐缓缓响起 
  老师:你看到了什么故事? 
  学生:李白依然站立在江边。 
  老师:不错,他说出了站立,伫立有站立的意思。伫立是怎样站立? 
  学生:直直地站立。 
  老师:他就这样直直地站立,舍不得走。你还看到了什么? 
  学生:凝视着远方 
  老师:凝视比注视多了些什么? 
  学生:长时间盯着一个方向看。 
  老师: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学生站起齐读课文。 
  老师描述: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李白仰望蓝天白云,他想—— 
  学生:有人乘坐的白帆已经消失在蓝天的尽头。 
  老师:李白远眺江上景色,什么都看不到了,他凝视着远方,此时的李白他会想什么呢? 
  学生:真希望他不要走呀。 
  学生:您走的时候要多多保重啊, 
  学生:您一路平安 
  学生:您就要走了,真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 
  老师:回首往事展望未来,李白随口吟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老师:学了一节课,有没有同学能默写下来? 
  点四个同学上台写,注意字写大一点。 
  老师:多情自古伤离别,老师找了一些送别诗歌付在课文后面,同学们也可以试着写写,说不定还可以编入教材呢!让我们一起深情的美美的朗诵这首诗,作为我们的临别赠言,好吗? 
  (本实录是现场即时整理,可能会跟实际有所出入,请以录像和录音材料为准)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