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2018年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8-05-13  | 
 
 
 宁波市2018年高考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瑰宝,灿烂篇章传颂千古,历久弥新。不论世事如何变迁,古诗词是永远不会嬗(shàn)变的文化基因。 
B.女性在男性主导的领域里厮杀,成为行业传奇或业内翘(qiáo)楚,却总被展示成没有生活也拒绝爱情的“女魔头”:女性励志剧总是难以逃出玛丽苏“爱与被爱” 窠臼。 
C.近日美国洛杉矶高等法院法官作出裁决,要求包括星巴克在内的咖啡销售商,必须在咖啡产品的显著位置粘(niān)贴致癌警告标签。 
D.姹紫蔫红时节,泰戈尔莅(lì)临清华演讲。泰戈尔的言辞,徐志摩的诗人气质和翻译,成为中英双语最美修辞的双壁,使聆听者不禁心旷神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作为散文家,李娟最大的美德是:不抒情。[甲]曾几何时,抒情成为熬制散文的底料(尤其是“美文”)。有的作者像撒鸡精般拼命往文章里撒“抒情”,以至于整锅汤漂浮着炫丽的辞藻,闻起来芳香馥郁,一打捞,却没什么干货。李娟不同。[乙]她描述,叙述,进述,但不抒情,换言之,李娟不是用语言装束生活,而是让语言从生活里长出来。 
李娟一定是先深入到了生活内部,然后再跳出来。[丙]只有“深入”,语言才能和生活长在一起:而只有“跳出来”,语言才能从生活里面长出来,反过来,不够深入会显得空,跳不出来则意味着被生活吞没。这两种情况都将导向滥发抒情一一前者用抒情填补内容的空洞,后者把抒情当作顾影自怜的工具.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曾几何时		B.以至于		C.装束		D.顾影自怜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2.0版”快速磁浮列车具备的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低噪音等特点,适于在城市内 |   |   
 
   
     
         
          | 标题: | 
          浙江省宁波市2018年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 文件大小: | 
          77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