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1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8-02-04  |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以“物”为叙述角度、按地点的转换(游踪)安排结构的写作手法;  
 
2.把握景物描写的特点。  
 
能力目标:欣赏文章自然洗练的语言风格;  
 
情感目标:  
 
1.学会观察和欣赏自然,懂得去发现平凡生活的美好;  
 
2.了解丽江的历史故事,热爱我们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  
 
教学重难点 :  
 
1.学习以“物”为叙述角度、按地点的转换(游踪)安排结构的写作手法;  
 
2.把握景物描写的特点;  
 
3.引导学生去发现平凡宁静生活的美。   
 
教学方法 :  
 
1.情景教学法。课前让学生画出丽江风景地图。假想自己是一滴水,会经过哪些地方,想象看到的风景。   
 
2.朗读教学法。学习散文离不开朗读,在反复朗读中引导学生感受自然洗练的语言风格。   
 
3.品读鉴赏法。细读文中的写景句子,对其进行赏析,并仿写。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读读写写”的字词,搜集有关丽江的民俗、故事,了解丽江的各个景点和地理位置,画出丽江风景地图,写一段导游词。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跟着导游游丽江  
 
师:这个单元我们都在名山大川游览,昨天去看了壮观雄浑的壶口瀑布,今天我们去宁静别致的世外桃源丽江。有请我们的导游先给我们作丽江介绍。   
 
2名同学预先准备好了导游词。学生介绍丽江。  
 
(二)整体感知——跟着水滴游丽江  
 
这一板块主要是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基础之上扫除生字词的障碍,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梳理游踪,即一滴水流经了哪些地方?让学生圈点勾画表明地点的词。  
 
学生梳理出路线图:玉龙雪山山顶——丽江坝——黑龙潭——玉河——四方街——中河——浇花人的大壶——兰花上——壶——中河——金沙江。  
 
老师总结游记文章可以以地点变换为线安排结构。  
 
(三)品味探究——怎样的丽江,怎样的水滴  
 
1.让学生联系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说说最喜欢哪处的风景,为什么?  
 
在这个环节,先让学生朗读写景的句子,在谈为什么喜欢的时候,老师适当引导赏析句子。  
 
2.根据对课文的品读对语言的品味,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这是_________的丽江。  
 
(美丽、祥和、宁静、美好、人们安居乐业、充满文化氛围……)  
 
3.品读“水”的形象。  
 
这是_________的一滴水。  
 
学生找文中描写水的句子,说说“水”的形象。参考:憧憬和向往美好、执着追求、善于发现美好、敬仰传统文化、对未知充满好奇和热情、积极快乐……  
 
4.探究主旨  
 
这滴水为什么一定要流过四方街?  
 
结尾作者写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如何理解这句话?  
 
示例:因为丽江古城(四方街)的美好,这滴水憧憬和向往美好,它从玉龙雪山山顶奔流而下,就为了去往这美好的地方。作者其实是借“一滴水”来讲述自己的心愿,“终于”一词表现出作者对丽江的赞美和喜爱,对宁静淳朴最接近自然的生活的歌颂。  
 
(四)拓展延伸——假如你是一滴水  
 
1.学生小组交流:如果你变成一滴水,你想去往什么地方,会有怎样的经历?(启发学生想象,锻炼想象和联想能力)  
 
(五)体验反思——一滴水的视角  
 
请学生仿照此文写一篇以物为叙述角度的作文,以一株花、一只猫、一堵墙……的角度来写作。  
 
附:板书  
 
这是_________的丽江      丽江游记  
 
这是_________的一滴水     叙述角度(物)  
 
如果我是一滴水(一株花、一堵墙)……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