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2017届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7-04-23  | 
 
 
     湖南省郴州市2017届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天人合一”的观念被广泛认为是中华思想的主体观念。这一思想最早由庄子阐述出来:“人与天一也。”后来被董仲舒进一步发展:“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到现在,“天人合一”的观念多被理解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和谐共存的。这固然是正确的,然而当我们逆着思想之流向源头追溯,就会发现在古人那里,天与人不仅是合一的关系,更是即一的关系。  原始社会时期的中国先民在与自然的互动中形成初步的天人即一观。一方面,先民对于自然的恩赐物尽其用。许多出土文物表明,先民在衣食住行方面运用自然赐予的事物制作工具、服饰来改造自身环境,这些是先民对于自然事物为我所用的一面。另一方面,先民对于天地的恩德感激不尽。比如大汶口文化中的陶尊上刻有人们长跪拜日的形象等。这就是“与天地合其德”的原始表现,德即“惠”,将自然的恩惠为我所用并回馈自然,就像对待自己的身体,不只是使用,还提供补给,这样有来有往,表现出先民视自然与其本身为一的观念。  如果说先民是本能地与天地合德,那么伏羲画八卦、文王系卦辞、周公系爻辞、孔子作“十翼”,则是利用人类理性将天人即一的观念层层推演出来。伏羲洞察到人与天地同出一源,于是用三画将“天地人”纳于一个卦象之中,意在表明三者本是一体不二。“三才”各有其位,“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虽然作用不同,但是发挥作用的还是一个本体,而且各自之间交易变换、生生不息、紧密相连,反映出一体本然的作用。文王系卦辞,将“三才”共同的德性以文字表达出来。如“乾,元亨利贞”,在天表示阳气由地而升至天,在人表现为由沉睡而清醒、精力充沛、振作勤奋,在地表现万物复苏、充满生机。周公又将卦象每一爻内在变动的悔吝吉凶用爻辞表达出来,意在告诫人们顺应自 |   |   
 
   
     
         
          | 标题: | 
          湖南省郴州市2017届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 
         
         
          | 文件大小: | 
          21K | 
         
         
          | 文件格式: | 
          zip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