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知识积累与语言运用 (10分)  
1.根据要求填写诗句。(按题记分,一共6分) 
(1)	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一诗中想象别后重逢时情景的诗句:                ,                 。 
(2)	荀子的《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 ” 
(3)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运用比喻,由琴声想到珠玉声的诗句是                ,               。 
 “吴宫花草埋幽径,                    。”是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一诗中的名句。 
 
2.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 
(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道家意境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物我不分的意境。庄子说:“万物与我为一。”在道家那里,真正有一种澄心观物的超越的态度,①       物与我、人与自然也真正地融为一体了。②       儒家凸显主体(我)的地位,③       在儒家那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单向的;④       道家则是淡化主体(我)的地位,在道家这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双向对话和交流的关系。另一种是无我意境。道家贵无,在他们看来,既无本体,也无主体;既无物,又无我。⑤       在艺术中,⑥        衍生出无我意境来了。陈来先生说,庄子、陶渊明体现了无我之境。蔡报文先生也说:“‘无我之境’就是‘庄学之意境’。”此类意境属老生常谈,故不举例。总之,陶渊明、李白等人的诗境是道家意境的杰出代表,山水诗、玄言诗、山水画中亦多有道家意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