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查查本地的方言志,找出当地方言中“文白异读”的例子。 
二、动手制作一本《多音字迷你手册》,将经常遇到的多音字汇总起来,注明不同读音所出现的具体语言环境,帮助学习记忆。  
三、人们在使用成语时,经常会出现读错字的情况。请同学们看看下面几组成语中的加点字应该怎么读。  
风光旖旎 怙恶不悛 锲而不舍 脍炙人口  
莘莘学子 未雨绸缪 畏葸不前 以己度人  
四、判断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  
A.舷梯 娴熟 悬崖勒马 弦外之音  
B.按捺 纳税 刚毅木讷 方枘圆凿  
C.静谧 猕猴 弥天盖地 所向披靡  
D.皎洁 缴纳 狡兔三窟 矫揉造作  
五、判断下面词语中字音全部正确的一组。  
A.龟(jūn)裂拮据(jū)冗(rǒng)长执拗(niù) 
B.氛(fèn)围肖(xiào)像绮(qǐ)丽绵亘(gèn)  
C.感喟(wèi)编纂(zuǎn)驰(chí)骋稽(qǐ)首  
D.玷(diàn)辱谛(dì)听估量(liàng)清冽(liè)  
六、判断下面词语中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  
A.干涸(hé)闲暇(xiá)桎梏(gào)埋(mán)怨  
B.炽(zhì)烈檄(xí)文鞭笞(chī)慰藉(jiè)  
C.愤懑(mèn)缔(dì)造鞭挞(tà)摇曳(yè)  
D.真谛(dì)酗(xiōng)酒澹(dàn)然拓(tà)片  
练习解析  
一、本题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方言中的文白异读现象。参考答案:比如闽南话说“开门、开车、开学”,都用白读音“开kuī”;但是“开元路、开元寺”,则要用文读音“开kāi”。“厦门大学”口语是白读音“ebngduɑoh”,但是其简称“厦大”却必须用文读音。再如北京话中的“血液、血缘”等,都用文读音“xuè”;但是“流血”等,则要用白读音“xiě”。另如北京话中“剥、色”等词,上海话中“大、学”等词,都存在文白异读的情况。其他例子略。 
二、本题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正确掌握多音字,了解多音字的使用环境。举例略。 
三、本题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正确掌握字音,避免误读。加点字的正确读音:风光旖旎(yǐnǐ),怙(hù)恶不悛(quān),锲(qiè)而不舍,脍炙(kuàizhì)人口,莘莘(shēnshēn)学子,未雨绸缪(chóumóu),畏葸(xǐ)不前,以己度(duó)人。  
四、本题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正确掌握字音,避免误读。正确选项是D。A组中“悬崖勒马”加点字读“xuán”,其他的加点字读“xián”;B组中“按捺、纳税”加点字读“nà”,“刚毅木讷”加点字读“nè”,“方枘圆凿”加点字读“ruì”;C组中“静谧”加点字读“mì”,“猕猴”、“弥天盖地”加点字读“mí”,“所向披靡”加点字读“mǐ”。  
五、本题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正确掌握字音,避免误读。正确选项是A。B组中“氛围”的“氛”应读“fēn”;C组中“感喟”的“喟”应读“kuì”;D组中“估量”的“量”应读“liáng”。  
六、本题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字音,避免误读。正确选项是C。A组中“桎梏”的“梏”应该读“gù”;B组中“炽烈”的“炽”应该读“chì”;D组中“酗酒”的“酗”应该读“xù”。 
  
    补充课堂活动  
●“音”小“事”大 
这个课堂活动主要是通过几个笑话中读错字音的故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读错字音的原因,认识读错字音可能带来的后果。 
(1)念“白字”闹出的笑话 
A.笑话一:清末某次科举考试的试题为《昧昧我思之》,这句话出自《尚书·秦誓》,是深潜静思的意思。某考生竟将题中“昧”误作“妹”,于是便按“妹妹我思之”大做文章。阅卷者读之,哭笑不得,于是提笔批道:“哥哥你错了。”  
B.笑话二:留学生约翰和他的中国朋友在一家大饭店吃饭。饭后,约翰一脸迷惑地问:“为什么饭店门口写着‘欢迎大骂(驾)光临’,在厕所里又立个牌子让我们‘小心’地(de)‘滑’呢?”  
C.笑话三:某班五十名同学大都来自不同的方言区,有天早晨,班主任临时召集大家开会,有个同学自告奋勇去通知大家,班主任说,那就通知大家十点钟在教室里集合吧。结果左等右等,等到十点半,连个人影也没有。跑到寝室一问,大家都说:“不是说好了四点钟在教室里集合吗?”  
(2)找出每个笑话中的误读字  
A.误读字是“妹-昧”。  
B.误读字是“骂-驾”,“地de-地dì”。  
C.误读字是“四-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