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2016届高三模拟考试试题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6-05-28  | 
 
 
 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2016届高三模拟考试试题 
                语  文         2016.5.24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人在研究中国官僚政治时指出,宋以后,道德要求压倒了一切,少问甚至不问行政才 
能和政绩如何,而多半以是否尽忠尽孝、廉洁奉公等道德品操作为官吏考核、升迁、评论的 
标准。也正因为这个原故,就使原来的封建官僚体制日趋闭塞、腐朽,日益丧失了本来就不 
高的行政效能,而这也正是理学成为统治的意识形态之后果之一。 
    这一切的发生又并不是偶然的,理学之所以抬高“内圣”也不是偶然的。从原始社会后 
期到西周以至春秋时代,一直延续着民族政治的传统,即群体命运经常取决于首领们的才德。 
在那里,道德常常就是政治,这正是原始儒学和孔孟之道的真正历史秘密。但自汉唐直到北 
宋初年,个体操守与行政标准、道德与政治尽管有密切联系,却始终并没完全合为一体,也 
不需要合为一体。到了宋代,情况的确有一个重要的转折变化。朱熹说:“国初人便已崇礼 
义,尊经术,欲复二帝三代,已自胜于唐人,但说未透在。直到二程出,此理始说得透”。 
但当“自胜唐人”“此理说透”后,也就不但没有唐代那样显赫的事功,连唐代那样的名相 
也少见了。范仲淹昙花一现,王安石没有成功。明代有个张居正,却被儒学骂作法家。清代 
盖无闻焉。 
    但理学为什么要这样呢?一个根本的原因在于,自北宋起,中国形成了权力空前高度集 
中的绝对君权,已没有任何力量能再制约它。唐代地方势力牵制中央的形势已经消除;在思 
想上,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又早崩溃。具有庞大权力的官僚体制和拥有绝对权威的皇帝本 
身的可维系性成了一大问题。于是在王安石为对付内忧外患主张改革而失败之后,在朝廷随 
皇位的传递而不断改变政策之后,终于出现了以“正君心”为标号的哲学政治理论,并逐渐 
在南宋末年和元明清占据统治意识的地位。 
    这似乎并无足怪:既没有人格神宗教传统来制约皇权,统一信仰,又没有别的什么办法, 
于是将原始儒学讲的“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提到空前的本体高度,以作为整个封建社会纲常 
秩序以及其官僚体系的维系力量。理学把盛行于唐代的佛教吸收进来,把宗教还原为世俗伦 
常,又把世俗伦常赋予宗教本体的神圣性质,再次建立起中国式的政教合一的统治系统,力 
求使政不脱离“教”。理学成了一种具有宗教功能的准宗教,也可说是某种道德的神学。如 
 |   |   
 
   
     
         
          | 标题: | 
          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2016届高三模拟考试试题 | 
         
         
          | 文件大小: | 
          1101K | 
         
         
          | 文件格式: | 
          zip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