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草》教学设计2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5-03-10  | 
 
 
   
  教学目标: 
   1. 喜欢阅读古诗,有主动积累古诗的愿望。 
   2. 借助拼音认识7个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6个字。 
   3. 诵读课文,感悟小草旺盛的生命力。 
  教学重难点: 
    认识7个生字,会写6个字,诵读课文,感悟小草旺盛的生命力。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教师:阅读《赋得古原草送别》,了解诗人及诗意。 
   学生:观察春天小草生长的情况,或读读写小草的儿歌。 
  教学过程: 
 
  一、 朗读古诗,引入新课 
   1. 会背古诗的小朋友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课内和课外学的古诗都可以)。 
   2. 教师引导学生背诵与春天有关的古诗,并揭示课题:草。告诉本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 
  二、 初读全诗,学习生字 
   1. 借助拼音读课文,标出生字多读几遍。 
   2. 相互交流,提醒读准难读的字因。 
   3. 检查认读生字的情况。可以采取开火车、个体与集体的形式认读。 
   4. 抽读课文,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加强学习过程中的反馈矫正。 
  三、 再读课文,想象画面 
   1. 看图读课文,想象画面的内容。 
   2. 说一说:一边读,一边想到了什么? 
   3. 教师描绘古诗的意境,让学生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四、 诵读古诗,体会意境 
   1. 自由朗读、抽读课文。通过读来表现小草的勃勃生机。 
   2. 教师范读,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意境。 
   3. 指导朗读,并背诵古诗。 
  五、 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六、 扩展学习,提示阅读 
     教师向学生推荐《早春》、《咏柳》等古诗,鼓励学生课外阅读。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