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江雪》《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案1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5-01-10  |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全诗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古诗。 
   5、继续练习把诗句补充完整。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观看电脑画面,初步感受画面的意境。(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感受)揭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江雪》 
  二、学习 
   1、教师伴着音乐范读古诗,请学生进行评价。 
   2、学生自学 
     用投影列出学习的步骤: 
    (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3、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1)让学生出示生字卡片:绝径踪孤舟翁钓 
    (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舟:第一笔是撇,第三笔是横折钩。 
      翁:部首是“羽”字底,第五笔是横折钩。 
      孤: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右边是“瓜”不是“爪”。 
      径:注意与“经”字的区分。 
      钓:注意与“钩”字的区分。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学生结合课外资料介绍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后世称他为“柳河东”,他是中唐时期进步的思想家和政治改革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5)理解字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用投影罗列出来) 
      绝:尽。 
      径:小路。 
      踪:脚印,踪迹。 
      孤:孤独,孤单。 
      舟:小船。 
      翁:指老头。 
      寒:寒冷。 
      蓑笠:身披蓑衣,头戴斗笠。 
    (6)结合注释和投影中的解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 
       千山鸟飞绝,千山万岭鸟儿已经飞绝, 
       万径人踪灭。条条小路不见一个行人。 
       孤舟蓑笠翁,只有一叶小舟,上面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人。 
       独钓寒江雪。迎着风雪,在独自垂钓。 
       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教师请教。) 
    (7)让学生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4、指导朗读 
    (1)结合电脑欣赏当时的意境,听配乐朗读。(听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朗读提示:结合学生的发言教师小结:应用那种不怕困难,敢于同困难做斗争的语气读) 
    (2)与小组成员一起进行练习,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示。 
    (3)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参加竞赛,而后评议出最佳选手。 
    (4)全体同学伴着音乐进行朗读。 
  三、练习巩固 
   1、练习按照田字格书写汉字。 
     孤:左窄右宽。 
     踪:左窄右宽, 高低一样,最后一笔写成点。 
     舟:第五笔横要长一些。 
     径:左窄右宽。 
     翁:上下结构,上短下长,上下宽窄一样。 
     “绝、钓”两个字让学生自己说说应注意的问题。 
   2、填写诗句 
     千山()()(), 
     万径()()()。 
     ()()蓑笠翁, 
     ()()()()()。 
   3、背诵古诗(自己先练习,而后汇报) 
  四、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五、布置作业 
   1、在生字本上抄写难字。 
   2、找一找柳宗元的诗,读一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 
   2.合理想象,体会贫苦人民的生活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教具准备:朗读带、小黑板、挂图。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先一起来欣赏一幅画,谁能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来说说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学生各抒已见)刚才大家都不说得不错现在我们来听听唐低诗人刘长卿是怎么说的(播放古诗朗诵带)大家认为他说得好不好(好)那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他写的这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出示小黑板) 
  2、诗人简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所写的,是现在的河北河间人,刘长卿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他的诗歌大都反映人民生活的痛苦。这首诗是刘长卿被人们传送的名作。 
  3.解题: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生读一遍、正音、全班再读一遍);逢:遇意思是说诗人遇到风雪投宿在芙蓉山主人家 
    谁能把这首诗读一遍,其他同学注意听待会儿说说他读得怎么样(读完后)他有没有读错的音呢谁来说说, 
  4. 学习生字:这一课当中总共有6个生字,谁来说一说你要怎样记住他们,分别要注意什么(逢:第三笔要写成长点;芙:读fu第三声不读fu第二声;蓉的音与下面的容同音;暮的下面是日不要写成目;贫的上面是分不是今或令;吠的右边是犬表示狗叫一点不要忘记写)大家都说得好,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现在请你们把这首古诗多读几遍。(学生自读古诗) 
  5.自学古诗,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 
    相信大家读了古诗后对它有了大致的了解,请把你对这首诗的理解给同学们说说,现在前后桌四个人一组,结合课文下面的注解,合作写出每一句诗的意思。最后选一位代表起来回答。 
  6。汇报自学成果(每一小组选出一位代表来讲述) 
    日暮苍山远: 太阳快要落山了,远处的山灰蒙蒙的一片 
    天寒白屋贫:在寒冷的风雪中,从眼前那简陋的茅舍可以知道主人家非常贫穷。 
    柴门闻犬吠:忽然从柴门外听到了狗叫声 
    风雪夜归人:大概是芙蓉山主人在风雪夜回来了吧 
    把整首诗连起来说一说 
  7.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相信根据刚才的解释,大家对这首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接下来再发挥你们的合作精神解决以下问题(出示小黑板) 
   (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间?(如果你是诗人你此时是什么心情(焦急))什么地点?(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感到行程怎样(艰难))诗人看到哪些景物?听到什么声音?有什么感受?(主人家非常贫穷对他非常同情) 
   (2)诗人是通过什么来表现芙蓉山主人贫穷的?(简陋的房屋,贫字、柴门)请想象一下他贫苦的生活,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的生活画面.(可以从主人的穿着、饮食、家具陈设等考虑。) 
    (3)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什么人归来了?出去做什么了?诗人对芙蓉山主人有什么感想? 
     (主人可能出去躲债,借债,为生活奔波劳作了吧!表现了诗人对主人的同情,在当时是不是只有芙蓉山主人家很贫穷呢,其实人民的生活都是很痛苦的,哪像我们现在这样能坐在这宽敞的教室里上课,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每一分钱都是你父母辛苦而来的所以我们不应该乱花钱浪费粮食,像上星期六年级的一位同学馒头不吃就把它扔掉这样可以吗?) 
  8.汇报讨论结果 
  9.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1>、听朗读带:现在我们再来听听诗人是怎样朗诵这首诗的要注意模仿(可小声跟读) 
    <2>.学生自由练读:现在你们自已试着读读待会儿读给大家听听 
    <3>.表演朗读。 
  10、讲堂作业(当堂背诵古诗看谁先背完)刚才你们都读得不错,那能不能在这节课之内就把它给背下来呢?剩下的时间你们试着把它背下来,看谁背得最快.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