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榕树》教案11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12-27  | 
 
 
  《故乡的榕树》教学设计                              郑念美   教学目标:   1. 体会文中浓郁的思乡之情   2. 品鉴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品鉴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浓郁的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师朗诵带动学生背诵)(出示幻灯片①②)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这是台湾作家余光中的乡愁,如果把乡愁从台湾移至香港又如何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香港作家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看看他又是如何书写自己浓得化不开的思乡之情。      二. 作者简介  (由学生讲,师补充)(结合导学P14  二文学常识)   (学生读)黄河浪,原名黄世连,曾用笔名洪荒等。   (师补充)1941年3月27日出生于福建省长乐县。   (学生读)1975年9月赴香港定居   1979年,黄河浪的散文《故乡的榕树》荣获香港第一届中文文学散文文学奖组冠军。   (出示幻灯片②)     三.整体感知   1.结合预习,读准字音(出示幻灯片③) 请一位同学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读准加点字。   鬈曲    兀立 汩汩 镌刻   苍虬   凹槽 皮癣 饭甑 战战兢兢   凉飕飕 庇荫 安然无恙   3. 默读课文,思考问题:一看题目《故乡的榕树》可以推测出本文的重点应该是写→故乡的榕树,仅仅写了故乡的榕树吗?课文还写了哪些地方的榕树?   明确:   香港住所的榕树   大陆故乡的榕树   香港住所的榕树   哪些段落分别写了这三个地方的榕树?   香港住所的榕树(1-3)   大陆故乡的榕树(4-10)   香港住所的榕树(11-13)   香港住所、大陆故乡、香港住所→这是按什么顺序来写榕树?明确:空间顺序   同学们思考一下,本文仅仅为了写榕树吗?→不是   目的是什么?→为了表达思乡之情   教师小结:通过不同时地的榕树寄托思乡之情是本文的基本思路。     四.具体研读      (一)研习第二部分   默读第二部分(4-10),思考:作者通过哪些事件来表达思乡之情(出示幻灯片③)   (提到哪些人物?哪些事?)   (第5段)→儿时“我”和伙伴把老榕树当作船划的乐趣。→树船的乐趣→体现什么情?→友情   (第6段)讲了什么?→驼背老榕树的传说( 板书:驼背的传说)   课文不是主要为抒发思乡之情吗?此处为何插入驼背老榕树的传说?有何作用?→使文章富有传奇色彩,增添神秘感,使内容更充实。   (第7段)“不知什么日子,我们还看到一些女人到这榕树头虔诚地烧一叠纸钱,点几炷香,她们怀着怎样的心愿来祈求这榕树之神呢?( 板书:烧香求树神)   “我只记得有的小孩面上长了皮癣,母亲就会把他带到这里,在榕树干上砍几刀,用渗流出来的乳白的液汁涂在患处,过些日子,那癣似乎也就慢慢地好了。”→母亲用汁液帮小孩治癣→用汁液治癣   “而我最难忘的是”什么?(文中如何表达)   “每当过年的时候,老祖母都会叫我顺着那‘驼背’爬到树上,折几枝四季常清的榕树树用来插在饭甑炊熟的米饭四周,祭祀祖先的神灵。”→折枝祭祖先   从老祖母“慈爱的老祖母”“一边看着我爬树,一边唠唠叨叨地嘱咐我小心”体会出什么情?→亲情   “……唯有这两棵高大的榕树撑开遮天巨伞,抗护逼人的酷热,洒落一地的阴凉,让晒得黝黑的农人们踏着发烫的石板路过这里透一口气) 树下乘凉   (第10段)谁在哪里干什么?→ “我”树下度夏夜   通过“农人树下乘凉”、“我”树下度夏夜表现乡间特有的生活,这是什么情?   明确:浓浓的乡情(出示幻灯片③)   小结:榕树下汇集着友情、亲情、乡情等美好的情感,怎不令作者魂牵梦绕?      (二)研习第一部分:本文不仅通过事件,还通过优美的语言表达思乡之情。   1.分组(全班分两大组)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   2.问题找出自己认为写得优美的句子,并讲出其好在哪里,可以与小组成员交流讨论)   提问三位同学,师适当点评   (老师也找了一些比较优美的句子,我们一起来欣赏)   3. 幻灯片出示优美句子,师生共同品鉴   (1) 而我的心却像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飞过迷蒙的烟水、苍茫的群山,停落在故乡熟悉的大榕树上。   问题:出示幻灯片④:此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妙处?   明确:比喻(回忆必修一《荷塘月色》时分析比喻句的一般方法)   妙处:本体?喻体?相似点?   比喻句妙处的固定表述:生动形象地突出本体的特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本体:我的心 喻体:一只小鸟   相似点:(同学展开联想,思考:)飞翔的小鸟特点?(速度之迅速;体形小→轻快)轻快、迅速   结合具体句子,如何表述?→“小鸟”之喻,生动形象地突出“我”心情的轻快愉悦;联想的迅捷,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问题(出示幻灯片④)动词“飞”、“停落”用得好不好?有何妙处?   明确:紧扣具体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妙处   “飞”、“停落”的动作是由谁发出?→“小鸟” →动词“飞”、“停落”紧承上文“小鸟”之喻而来。   (结合“飞”、“停落”搭配的词语进行品鉴)   A“小鸟”飞,飞过什么地方?→“迷蒙的烟水、苍茫的群山” →为什么“烟水”是“迷蒙的”、“群山”是“苍茫”的“小鸟要飞向哪呢?→飞向家乡,作者身居香港,家乡→福建,隔着千山万水,因此用“飞”字。因此“烟水”是“迷蒙的”,“群山”是“苍茫的”。   B“停落”的对象是什么?→故乡熟悉的大榕树→巧妙地引出故乡的榕树,十分自然   (出示幻灯片④)明确:“飞”、“停落”紧承上文“小鸟”之喻而来,照应自己远离故乡的实际,并借助飞鸟的“飞”与“停”,巧妙地引出了故乡的榕树,文笔自然,不露痕迹。   (出示幻灯片④)看到新长的嫩叶,迎着金黄的阳光,透明如片片碧玉,在袅袅的风中晃动如耳坠,摇落一串串晶莹的露珠。   仿照上一句的方法分析这一句话(生动的比喻,准确的动词)   1> 本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妙处?   明确:比喻。妙处→本体?喻体?相似点?(出示幻灯片⑤)   本体:春天新长的嫩叶→(两种情形) A迎着金黄的阳光的嫩叶   B在袅袅的风中晃动的嫩叶   (“碧玉妆成一树高”,“碧玉”写出嫩叶的什么特点呢?)   碧玉 抓住“透明” →色泽鲜亮(色)   →喻体 →相似点:    耳坠 抓住“晃动” →形状优美(形)   (结合比喻句妙处的固定表述)   (出示幻灯片⑤)生动形象地表现沐浴在金黄的阳光里色泽鲜亮的嫩叶,摇摆在袅袅风中形状优美的嫩叶,写出春天新长的嫩叶的可爱至极(美丽动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2> 运用哪些准确的动词?   →迎着、晃动、摇落→生动的比喻加上准确的动词,描写更加传神   这一段主要写故乡熟悉的大榕树,是现实描写吗?→不是,是作者的→联想   从何处可以看出?→“我仿佛又看到……又看到……”   虽是联想,是否给人生硬造作之感?→不会   为何有此表达效果?→生动的比喻,准确的动词的运用,描绘形象生动的榕树形象,使人身临其境,联想可谓丰富   师:生动的比喻,准确的动词,丰富的联想,使本文语言十分优美,分别找出文中相同用法的句子,抄写在积累本上,并体会其妙处。   全班齐读第三自然段,再次体会优美的语言      (三)研读第三部分   问题:文中哪一部分直接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 明确:第三部分   齐读第三部分,思考课后题二:(品鉴语言→句式的选用)   课文倒数第二段连用两个问句,这样写对表达情感有什么好处?   (出示幻灯片⑤)“故乡的亲切的榕树啊,我是在你绿阴的怀抱中长大,如果你有知觉,会知道我在这遥远的异乡怀念着你么?如果你有思想,你会像慈母一样,思念我这漂泊的游子么?”   1> 既是问句,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设问句   设问句有何特点?→自问自答,答案就在语句之中   2> 而且连用几个问句,不断追问,对表达思乡之情有何效果?   明确:使思乡的感情表达更加连贯,更加强烈   用几个设问句把思乡之情推向高峰。 (板书:句式的运用)   拓展:仿照这样的句式(即连用几个设问句抒发强烈感情)写一个句子   小结:生动的比喻,准确的用词,丰富的联想,句式的运用,使文章极有文采→这些是本文在语言上的显著特点,值得我们在写作上借鉴。   五.总结:一枝一叶总关情,“故乡的榕树”牵动着游子无尽的思乡情绪。         优美的语言将作者的思乡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六.布置作业   1.摘抄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并体会其妙处   2.阅读《潮汕文学读本》(第一册)P2秦牧《故乡的红头船》→体会澄海作家秦牧又是如何通过“故乡的红头船”抒写自己的思乡之情。   附板书设计:   主板书:   香港住所的榕树(1-3) 眼前   大陆故乡的榕树(4-10) 回忆 思乡之情   香港住所的榕树(11-13) 眼前   副板书:   语言特色:   1. 生动的比喻   2. 准确的用词   3. 丰富的联想   4. 句式的运用  
  树船的乐趣 →友情   “驼背”的传说   烧香求树神   用汁液治癣 思乡之情   折枝祭祖先 →亲情   农人树下乘凉 →乡情   “我”树下度夏夜   拓展: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笛音袅袅,乡愁不绝)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