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攻》说课稿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11-02  | 
 
 
 说课稿 
 
《非攻》是人教版选修教科书《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教科书旨在通过学习先秦诸子论著,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行,提高对我国文化传统和思想传统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优良传统的热爱,发展学生阅读古文的基本功。基于上述原因教学目标的设定以能力提高和思想熏陶为主。具体设计如下: 
知识目标: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翻译课文。 
能力目标:学习体会墨子层层进逼说理和类比说理的方法。 
思想目标:理解墨子“非攻”思想及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学习墨子言行合一的精神。 
高二学生已经有较深的文言文基础,因此本课教学的难点在于学习墨子说理方法以及如何让学生能把这种方法应用在写作之中。 
综合上述目标,教学方法主要采取,讨论法、启发法、探究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过程: 
用对上节课的知识导入,巩固学生学习的文言知识。 
梳理课文脉络,加深学生对墨子“非攻”思想的理解,同时掌握墨子采取的论述方法。 
课文小节 
本文墨子采用层层推进说理及类比说理的方法,反复证明了自己“天下之君子”不知道义与不义的分别的观点。从而得出了“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的结论,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天下的君子们在如何看待攻打别人的国家这种事情上,显示了价值判断上的混乱,他们根本不懂得义与不义的区别。墨子在谴责“天下之君子”的同时,言明了战争是最大的不义的观点,表达了自己“非攻”的思想主张。 
设置问题: 
1、作者是否开门见山地谈论侵略战争的问题?(探究) 
2、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的时候应该如何取舍?(讨论) 
用墨子的生平实例(《墨子·公输》)和关于墨家的动画视频引发学生的思考,并指导学生对此问题形成短论文字。让学生做到“知行合一”。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