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井游记》学案 
新泰市宫里镇初级中学   廉海龙 
教师寄语:生活中到处都有美,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 
学习目标 
1、  重视朗读,在朗读中把握文意。 
2、  体会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掌握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3、  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学习过程 
 一、背景资料 
作者及背景简介 
1、袁宏道(1568~1610),明朝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明公安(今湖北人),万历年进士,官至吏部中郎,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作品真率自然、清新活泼,内容则多写闲情逸致,部分篇章反映民间疾苦,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判。有《袁中郎集》。 
  2、游记,散文的一种。以轻快的笔调和生动的描写,记述旅途中的见闻,反映某地的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俗习惯和社会状况等,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属山水游记,又因其短小,称“山水小品”。 
  3、写作背景:万历二十七年(1599),袁宏道再次做官,任顺天府教授,终日又得和拜谒酬答打交道了,这使他颇为苦闷,更使他苦闷的是有政见却得不到申诉。好在袁宏道所担任的职务比较清闲,有空暇就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 
二、朗读课文 
4、听录音朗读课文。边听边标出不认识的字以及难读的句子的节奏。 
(温馨提示:难句停顿:●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余之游/将自此始。) 
  
三、丰富词库 
5、给加点的字注音。 
燕地(      )花朝节(    )砾(    )辄(    )土膏(   )浅鬣(    )髻鬟(        )罍(   )蹇(    )汗出浃背(    )曝(   )呷(   ) 
四、疏通文意 
6、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自由理解课文,把不明白的地方标记出来。先小组合作解决,若还不明白,师生共同解决。 
7、让学生翻译课文,其他同学补充评价。 
五、整体感知 
8、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概括一下。 
六、品味课文 
9、本段中描写了满井早春的哪些景色?并说说这些景物各自的特点。 
(内容,请找出来,写出赏析词。) 
(1组找写人的。2组找写景的。3组找写物的。4组找写作者心情的。) 
  
10、请从景物描写的文字中找出比喻句,并做简要的分析。 
  
11、作者看到这些景色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请用横线标出最能体现作者当时心境的一句话。 
  
七、写作天地 
12、模仿作者描写满井初春景色的方法,用两三句话描绘初夏的景物特点。 
  
八、学习小结 
13、我的收获: 
  
九、布置作业 
14.背诵积累本文你喜欢的描写景物的句子。 
达标检测 
15、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罍而歌者(lěi) 红装而蹇者(jiǎn) 汗流浃背(jiá) B.麦田浅鬣寸许(liè) 泉而茗者(mǐng) 靧面(guì) 
C.花朝节(zhāo) 廿二日(niàn) 倩女(qiàn) 
D.曝沙之鸟(bào) 呷浪之鳞(xiá) 未百步辄返(zhé) 16、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___                            ______。 
18、文中作者说“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在生活,你可曾有过类似的感受呢?课后制作一枚书签,把你对这方面的感悟凝聚成精美的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