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一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2-03-26  | 
 
 
 昆明第一中学 
2012届高中新课程高三第一次摸底测试 
语 文 试 题 
 
第I卷  (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和而不同”原则的价值资源 
汤一介 
今日世界的纷争虽然不能说主要是由文化冲突引起的,但也决非与文化冲突无关。是增强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宽容而引向和平,还是因为文化隔离和霸权而导致战争,将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命运。如何使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国家和地域能够在差别中得到共同发展,以便形成在全球意识下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新形势?中国的“和而不同”原则可以成为我们提供有正面价值的资源。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要承认“不同”,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的“和”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如果一味追求“同”不仅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反而使事物衰败。把“和而不同”作为处理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的一条原则,是不是能得到某些有益的、甚至对当前世界文化的发展极有意义的结论呢? 
不同的文化传统可以通过文化的交往和对话取得某种共识,这是一种由“不同”达到某种意义上的“认同”的过程。这种“认同”不是一方消灭一方,也不是一方“同化”另一方,而是在两种不同文化中寻找交汇点,并在些基础上推动双方文化的发展,这正是“和”的作用。以中国文化自身发展为例:儒家要求“制礼作乐”,即要求“有为”以维护社会的和谐;道家追求“顺应自然”,即要求“无为”以保持社会安宁。它们本是两种很不同的思想,但经过近千年的发展,在不断对话中,出现了某种新的共识。到西晋,郭象调和孔老,提出了“有为”也是一种“无为”。“有为”和“无为”本不相同,但要使两者的意义都在某种程度上被容纳,就必须在高讨中提到交汇点,所找到的交汇点则成为双方能接受的普遍性原则,它并不抹杀任何一方,但使双方均能接受,这就体现了“和而不同”的思想。 
罗素1922年写的《中西文化比较》中有这样一段话:“不同文化之间交流已多次证明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 |   |   
 
   
     
         
          | 标题: | 
          云南省昆明一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 
         
         
          | 文件大小: | 
          335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