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列传》教案2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0-02-26  |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句;  
    2、学习管鲍真诚的交往,正确认识文中提及鲍叔牙的作用;  
    3、辩证看待管仲的为人。  
 
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问题串联、讨论探究法。  
 
教学辅助:多媒体。  
 
教学重点:“见……于”式被动句,意念被动句,“贫、游、穷、事、以、仕、不肖、死、张、之、因而、修、信”等词。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文中提及鲍叔牙的作用;辩证看待管仲的为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借“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明·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导入。  
 
在滚滚滔滔的历史长河里,许多英雄人物就像那洁白的浪花一样,虽然转瞬即逝,但他们盛开过;更像那斜挂青山之上的一抹夕阳,虽然停留得短暂,但他们灿烂过。是非功过且留给后人评说,因为他们毕竟精彩了自己的人生,精彩了那段历史。  
 
 
管仲是司马迁通过《史记》为我们呈现的一个“英雄”形象。  
 
同学们在预习时已经通过学案(见后面“附录”)上的“管仲简介”简单了解了这位人物。那管仲具体怎样,我们今天一起走进《管仲列传》。  
 
二、明确目标。  
 
    带着这些目标我们把全文齐读一遍可以吗?  
 
三、齐读课文。  
 
四、字词句预习检查并强调。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交往)  
 
*已而(随即,不久)鲍叔事齐公子小白  
 
*管仲既(已经;……以后)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凭借,后省略“之”)霸  
 
*九合诸侯,一匡(纠正,使归入正统)天下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结合76页相关知识强调被动句),鲍叔不以我为不肖(不才,无能)(《红楼梦》中贬贾宝玉的《西江月》有“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召忽死(为动词,为……而死)之  (陶渊明《咏荆轲》中“君子死知己,提剑上燕京”)  
 
*四维(本义为系物的大绳,“共工怒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后比喻准绳、纲纪。)不张(引申为“宣扬”),国乃灭亡   
 
 
*俗之所欲,因而(顺着来;顺势来)予之  
 
*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趁机来)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  
 
*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修复;恢复)召公之政。  
 
*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使……守信)之,诸候由是归齐。  
 
*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却)称霸哉?  
 
*岂管仲之(提宾的标志)谓乎?  
 
五、研读探究。  
 
1、“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  
 
管仲、乐毅何许人也?  
 
管仲,将齐桓公推上春秋五霸之首。 乐毅,帅五国盟军替燕国一口气攻下强大的齐国七十余城,齐国只剩三城可守。 一个是治国之良臣,一个是征伐之骁将。诸葛亮以他们自比,意在表明自己能文能武,治国会使国家强大,征伐必定无坚不摧。  
 
那么,管仲为何取得了治国的成功?(类似于这样的问题得有一个全方位的思维意识)  
 
★与俗同好恶。令顺民心;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内因  
 
★鲍叔牙知其贤  
 
★齐桓公用其贤                                  ——外因  
 
补充说明“内外兼思”在解答有关试题时的普遍意义。  
 
2、“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鲁迅赠瞿秋白  
 
从这句话中我们不仅对知音同怀而心生崇敬,也深切感受到知音难觅。当我们深深陶醉于钟子期与俞伯牙的高山流水时,我们也听到了孟浩然的“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听到了岳飞的“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但管仲是幸运的,所以他说出了“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鲍之交”从此千古传颂。  
 
    司马迁在《史记·管晏列传》中称之为“千古一朋”。  
 
但是本文是为我们的管仲同志写传记,为什么在文中花那么多的文字提及鲍叔牙呢?  
 
鲍叔牙的角色意义在哪?  
 
★衬托出管仲的贤能。(管仲如此但鲍叔牙始终不以为意正可见管仲之“贤”已经掩盖了他身上所有的缺点。)  
 
★暗含司马迁渴觅知音之意。  
 
谁能“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痛彻心扉、撕心裂肺  
 
“太史遭刑,不能自赎,交游莫救,故作此传,寄意独深,使当时有知管仲之鲍子知之,或可劝君解免。多(赞美)鲍叔之知人,情见乎辞矣。故落笔时,有不胜望古遥集之悲,反复抑扬,又有笔欲住而意不住之妙。”  
 
司马迁生活在一个没有知己、无人救援的冷酷世界里,他多么希望身边有鲍叔那样的知音!   
 
3、本文所在章节主题是“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同学们一起关注单元前提示小短文的第二节。齐读。  
 
管仲的为人怎样?  
 
★达而念旧,富贵不忘本  
 
★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死节——愚忠?)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六、齐读全文或齐读第二节。(视时间而定)  
 
 
七、熟读全文;  
 
    思考管仲为人的现实意义。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