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EMAIL:yaochengwei1976@126.com 
《中国民间传说两则》 
教院附中     姚成伟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故事内涵。 
2、了解中国民间故事(传说)的特点。了解故事所承载的传统文化,所反映的民族心理。 
3、根据课文内容学习缩写。 
说明: 
本文是经过作家改编的民间故事,通俗易懂,学生理解上不会有很大困难。通过对民间故事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分析人物形象,并通过对故事的缩写提高写作表达能力,准确到位地表情达意,达到语文学习的真正目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清文章脉络,结合描写等表达方式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故事内涵。 
2、难点:了解中国民间故事传说的特点。 
说明: 
本文内容较多,但是较为通俗易懂,通过分析人物描写来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理解故事内涵,这是教学本文的重点。学生接触的民间故事较少,对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等有关的内容了解的较少,因此,怎样让学生了解民间故事所承载的传统文化,所反映的民族心理和中国民间故事(传说)的特点成为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预设  | 
 学生活动预设  | 
 设计意图  |  
| 
 一、导入课文。  | 
 提问:同学们喜欢看中国民间故事吗?你看过哪些故事?吸引你的原因是什么呢?  | 
 说出看过的民间故事及喜欢的原因。  | 
 为阅读课文及相关作品作情感上的铺垫。  |  
| 
 二、内容理解。  | 
 1、通读课文《孟姜女》,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进展情况。 
2、你喜欢孟姜女吗?简述你喜欢的理由。 
3、思考这则故事的所反映的思想内涵。  | 
 1、读《孟姜女》,然后完成教师预设题。 
2、寻找相关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3、思考故事的思想内涵及民间故事流传的原因。  | 
 通过阅读和分析,归纳故事的内涵从而初步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  |  
| 
 三、延伸拓展。  | 
 根据故事的进展情况撰写150字左右的“故事梗概”。  | 
 课堂完成“故事梗概”的写作。  | 
 加深理解,学习缩写。  |  
| 
 四、进行小结。  | 
 总结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的特点。  | 
 了解中国民间故事(传说)的特点。  | 
 了解故事所承载的传统文化,所反映的民族心理。  |  
| 
 五、布置作业。  | 
 自读《牛郎织女》,撰写150字左右的“故事梗概”。  |   
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