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咬文嚼字》教案
  | 
 | 
作者:2000largeman  上传者:admin  日期:09-10-24  | 
 
 
 作者EMAIL:2000largeman@21cn.com 
 
也谈“咬文嚼字” 
教学目的: 
1.通过对“咬文嚼字”辨析学习,探讨咬文嚼字式学习方法。 
2.针对高考题型提示咬文嚼字的重要性及方法引导。 
3.培养同学们汉语为世界上优秀语言的意识,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咬文嚼字式方法及运用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方法:点拨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及诗中炼字的运用 
一.导入 
1.导入:告诉并提示同学们有关“咬文嚼字”歇后语。 
2.“咬文嚼字”意义的理解。 
3.点拨:咬文嚼字方法并不是一点都不好,在做学问方面呢,咬文嚼字还是严谨的治学态度。本节课,请先看朱光潜的文章《咬文嚼字》诗歌中炼字的部分。 
二.课文诗歌炼字部分点拨和讨论 
1.请同学阅读第41页最后一段。 
2.探讨“推敲”故事,请一位同学讲讲。如注解④ 
3.简要插入朱光潜的介绍。 
4.探讨“推敲”二字的使用,请同学讨论(在书上划出相关的语句)。 
提示:观点一:推字比敲字更妥当:“推”字更冷寂,符合人物的心境。 
      观点二:敲字比推字更妥当:以有声衬无声,更显环境的清幽。 
课件展示诗歌《题李疑幽居》赏析。请同学先简要理解诗意,再讨论“敲字”的用法。 
5.课文中的归纳总结,教师点拨延伸(不仅在意境方面,在其他的诸如修辞效果、表达效果等方面也可用咬文嚼字的方法)。 
三.课文学习方法延伸 
1.讨论杜荀鹤《闺中秋思》炼字(课件展示) 
2.请同学回顾所学的诗文中的炼字的例子。如《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四.课堂总结 
“字词”往往是理解诗歌情感意义的突破口,“咬文嚼字”深入比较字词的使用效果可以进一步理解诗的意境,明确诗的情感大意。 
板书设计: 
推敲的故事 
推敲的观点                   推 
 
 
 
                             敲 
教学时间:10月19号下午第七节 
教学地点:高二(10)教室 
 |   |   
 
   
     
         
          | 标题: | 
          也谈《咬文嚼字》教案 | 
         
         
          | 文件大小: | 
          4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2000largeman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