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纹》读后感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9-10-07  | 
 
 
 虎一般单独生活,而它所捕食的动物几乎都是群居,让人不禁质疑“团结就是力量”的概括。面对迫近的死亡,鹿群之间既相互掩护又相互推脱。 
 
                                                                                                                    ——周晓枫《斑纹》 
 
感悟:惊慌的鹿群在头鹿的带领下向一个方向狂奔,组成滚滚向前的洪流,每一只鹿都可以分散捕食者的注意力,同时也对敢于正面阻挡的敌人构成一定的威胁,因而每一头鹿都是其他鹿的屏障,从这个意义上说,鹿群之间是相互掩护的。但归根结底,鹿群的求生策略只有一个字,那就是“跑”,每头鹿都希望自己尽可能跑得快一些,将死亡的危险甩给落在后面的人。“团结就是力量”,而它们只是往一个方向逃跑,与团结“形似”而已。它们当中没有人愿意停下来,哪怕只是表示一下愤怒;更没有人准备牺牲自己来“断后”。 
 
    一旦猎食者大功告成,开始享用它们的战利品,鹿群便失去了奔跑的动力。它们停下来,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悠闲地欣赏猎手们将它们的同类撕成碎片。它们似乎完全不懂“物伤其类”,一直要等到它们未成年的子女落入虎口或它们自己老了、病了,它们才本能地体验到了什么叫“痛苦”,什么叫“绝望”。 
 
    鹿,是不是很麻木,很可笑? 
 
    可在我们自以为崇高的人类社会,类似的悲剧不也经常上演吗? 
 
世界旷大,它的栅栏由猎食者的目光围就。                  ——周晓枫《斑纹》 
 
解读:世界虽然旷大,但猎食者无处不在。对于弱小的动物来说,从来就没有世外桃源。漫长的迁徙之途,先驱者的尸骨就是路标;水草丰美之地,早已被猎食者攫取的目光圈定。 
 
      这是强者的世界,弱者即便是睡着了,也必须睁着一只眼睛。 
 
嗜血的胃总比啃草的芽有更快和更愉快的消化。所谓素食主义者的自由,只不过是肉食主义者暂不征用的几枚小钱。道德从来不能败坏后者的食欲,尊严也不曾给前者裸露的脖颈以适当的遮护。                                           ——周晓枫《斑纹》 
 
感悟:在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嗜血者只接受胃动力的驱谴而不是道德。只有当猎食者打着饱嗝呼呼睡去,弱者的自由才会降临。至于尊严,那是强者的专利,你见过一头饥肠辘辘的狮子和一只羚羊坐而论道吗?当然,如果羚羊愿意,它可以到狮腹中聆听它的王关于“尊严”的高论。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