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三首教案2(内含作文练习)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7-10  | 
 
 
 《诗经》三首 
 
第一课时 
 
背景追溯 
 
我国是个诗的王国,《诗经》 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记录了西周到春秋几百年间丰富的社会生活,共305 篇。当时人们只称它为《诗》或《诗三百》 ,孔子把它作为道德教育的教材,汉代儒家尊奉它为经典,才称它为《诗经》。《诗经》的内容广泛,富有现实精神,多为四言,大多数诗如《国风》是反映生活、风土、人情的。因此《 诗经》又成为我国现实主义的源头。这个时期的诗歌基本上还是民歌的性质。从采诗和作品的性质上看,它分为《风》 、《雅》 、《颂》 三个部分;从艺术手法看.它突出的特点是“赋”、“比”、“兴”,后来人们把《风》 、《雅》、《颂》和“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义”。在春秋时期,随着私有财产的不断形成和父系社会的进一步确立,爱情的不自由和男女不平等逐渐产生和发展,《氓》就反映了男女不平等的婚姻给女性造成的巨大创伤。 
 
自主 合作 探究  
 
(一)引读导入 
孔子曾经说过:“《 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什么叫“思无邪”呢,就是思想纯正的意思,并由此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同学们想不想做文质彬彬的君子啊?那么什么是“文质彬彬”呢?(请你查阅《现代汉语词典》 ,理解语义)。同学们,让我们就来学习,接近“文质彬彬”吧。  
 
(二)自读感知 
1 .关干《 诗经》  
 
( l)《 诗经》 是我国第一部( ),共收诗( )首,包括从( )到( )约五百年间的诗歌创作。按作品的性质与乐调的不同,可分为( )( )( )三个部分。 ( 2)《 诗经》 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 )( ),按朱熹的说法,“赋”是( ),“比”是( ),“兴”是( )。 
 
(3)《诗经》 的创作手法主要是( )。在篇章结构上多采用的( )形式。本课的( )和( )两首诗就采用了这种结构。  
 
2 诵读课文,要求边读边作圈画,把书中关键词语的注释注到课文中。 
( l )给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并释义(前括号中注音,后括号中释义) 
匪我愆( )期( )  
将( )子无怒( ) 
无与士耽( ) ( ) 
自我徂( )尔( ) 
渐( )车帷裳( )  
女也不爽( )( ) 
士也罔( )极( )  
 
言既遂( )矣( ) 
及尔偕( )老( )  
言笑晏晏( ) ( )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于嗟鸠兮,无食桑甚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隰则有岸,限则有洋  
 
(3)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不同含义  
 
至于顿丘 秋以为期 泣涕涟涟 将子无怒 以我贿迁 总角之宴  
 
( 4 )指出下列词语活用现象并释义  
其黄而陨 
士贰其行 
二三其德 
3 .整体感知 
本诗通过追忆女主人公被遗弃,受虐待的遭遇,塑造了一个_、_、_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劳动妇女追求_和_的强烈愿望。一定程度上讲,本诗是女主人公追求人格独立的宣言书。同时,诗歌也揭示了古代妇女受歧视的不公平现实。 
(三)研读探究 
1 .《 氓》 是一首叙事诗,共六章,可分为三个部分,请分别用两个字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2 .作者运用第一人称顺着婚恋三部曲的顺序来写,采用的是什么样的写作方法和表达手法? 
写作方法: 
表达手法: 
3 .随着情节的变化,女主人公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翻在。热身 
椒染毅彝磁餐 
4 .探究本文的结构思路(填空) 
结构 基调 
一(1 一2 ) ( ) 欢快、幸福 
氓 二(3 一5 )婚变 ( ) 
三(6 ) ( ) ( ) 
(四)品读鉴赏 
1 .《氓》 中有一些至今仍用的成语,请你找出来,理解这些成语? 
 
2 .王风 黍离 
彼黍离离,彼极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泰离离,彼极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极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近人认为这是一首游子抒写愁怀的诗。这种说法古人也已有过,如三国魏曹植写摇役思归之情的《 情诗》 中就有“游子叹《 黍离》 ,处者歌《 式微》 ”之句,这里的“黍离”即取行役之义,而不一定是故宫黍离之感。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结构特点。 
 
 
 
1 .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A .氓(m6ng )之童蛋(chT )尔卜尔笙(Sh { B .匪我愈(qion )期体无咎言(110 C .限(xi )则有浮(pdn )夙(S 自)兴夜寐(m D .诡垣(gJ hudn )侄(刘)其笑星 
2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A .氓之嗤嗤 来既我谋 秋以为期 
B .既见复关 非来贸丝 乘彼诡垣 
C .体无咎言 靡室劳矣 信誓旦旦 
D .夙兴夜寐 其黄而损 无与土耽 
3 .下列文学常识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 《 诗经》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到战国的诗歌305 篇,古时也称“诗三百”。 
② 《 诗经》 原称《 诗》 ,它是“五经”之一,经”是指诗、书、礼、易、乐。 
③ 《 诗经》 “六义”指风、雅、颂、赋、比、笋 
④ 赋、比、兴为《 诗经》 最主要的表现手法。 
A .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 .①④ 
4 .下列加点词与今义一致的一项是( 
A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B .尔卜尔旅,体无咎言 
C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D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5 .比较下列两组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是( 
① 尔卜尔篮,体无咎言。②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③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④ 匪我愆期,子无良谋。  
A①与②的意思不相同,③与④的意思不相同 
B①与② 的意思相同,③与④的意思相同 
C①与② 的意思不相同,③与④ 的意思相同 
D①与②的意思相同,③与④ 的意思不相同 
默写 
( l )表现女主人公勤劳的诗句: 
( 2 )《氓》 中女主人公等来氓后无比喜悦的诗句 
( 3)总角之宴,( )。( ),不思其反。( ),( )!  
阅读《 氓》 中的这段文字,完成下列题目。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隰水汤汤,渐车帷装。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7 .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桑之落矣(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 .其黄而陨(代词,它) 
C .自我祖尔(助词,相当于“了”) 
D .女也不爽(语气词,起停顿作用) 
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